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

来自医学百科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特点:约占就诊病人的80% 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症状病人往往在无意中发现衬衣上有血迹乳头溢液来自于乳管为自溢性常呈血性或浆液性据统计血性溢液占78%浆液性溢液为22%年轻女性的分泌物常为浆液性而老年妇女多为浑浊或乳样液因肿瘤组织脆弱血管丰富轻微的挤压即可引起出血或分泌物呈铁锈色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呈血性乳溢液的最常见原因。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原因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是雌激素异常刺激的结果。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相同。几乎70%的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病的一种伴随病变。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诊断

病人就诊时主诉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时有时无,具有间歇性。在乳房内可触及小肿块,可因挤压液体排出,肿块缩小或消失。体格检查时在乳晕内可扪及直径1cm左右的结节样肿块,伴有压痛。检查时用食指缘,沿乳管走行方向,自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压,按顺时针走行逐一按压,可避免症状体征的遗漏。可在相应的乳头输乳孔处,见到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图5)。根据这些特点,临床诊断多不困难,对可疑病例可采用以上方法检查确定诊断。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鉴别诊断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鉴别诊断:

1.乳腺囊性增生症 本病溢液多为浆液性或黄绿色,临床上本病呈周期性疼痛月经前疼痛明显,乳腺可扪及结节状物,韧且压痛

导管造影无充盈缺损的表现。硬化型腺病表现为乳管及其分支变细,呈细线状;囊肿型表现为与导管相连的较大囊性扩张;小导管及腺泡增生型表现为终末导管腺泡呈均匀的小囊状或串珠状扩张。

2.大导管或壶腹炎症 偶尔可见乳头溢液,多为脓血性,同时有明显炎症病史,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可见炎症细胞,诊断多不困难。

3.导管扩张症 该病的乳房肿块位于乳晕区,局部发红、灼烧样疼痛、痒和肿胀等。本病的急性期,有急性乳房感染的表现,全部乳房水肿乳头内陷,似炎性乳腺癌。部分病人有乳头溢液,但溢液为黏稠的凝块状,非自溢性,大部分因挤压而出。乳管造影示:乳晕下大导管显著扩张、迂曲,严重者叶囊状,无充盈缺损。

4.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肿块多位于乳房中央或乳晕深处,或乳晕区以外的乳腺组织中,往往伴有乳头血性溢液,临床上易与乳管内乳头状瘤相混淆。欲将两者区别开来,必须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乳头状瘤可见腺上皮、肌上皮两层细胞形成的乳头和排列规则的腺管细胞,无异形性,核分裂少见或缺如,往往伴有大汗腺化生。乳头分支少,间质多且乳头较粗大,可融合成复杂的腺样结构。而乳头状癌则相反,细胞异形明显,核分裂常见,邻近乳腺组织内一般无硬化性腺病,癌细胞内可见筛状结构。

5.Paget病 Paget病虽起于乳头处的大导管,但乳头表面有湿疹样改变,而且皮肤增厚,常伴有乳头刺痛瘙痒和烧灼感等症状。增厚的皮肤往往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血性分泌物不多,故易鉴别,但最后还须经病理确诊。

病人就诊时主诉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时有时无,具有间歇性。在乳房内可触及小肿块,可因挤压液体排出,肿块缩小或消失。体格检查时在乳晕内可扪及直径1cm左右的结节样肿块,伴有压痛。检查时用食指缘,沿乳管走行方向,自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压,按顺时针走行逐一按压,可避免症状、体征的遗漏。可在相应的乳头输乳孔处,见到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图5)。根据这些特点,临床诊断多不困难,对可疑病例可采用以上方法检查确定诊断。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治疗

乳管内乳头状瘤均需手术治疗,术前先在溢液的导管开口处注入2%美兰溶液行导管造影,以便术中辨认受累导管。或术中用细针插入溢液导管作引导。术前两天不要挤压乳房,以免导管内积液排尽,术中不易辨认溢液导管。介绍两种手术方式:

1.乳房区段切除术 适宜于单管溢液的乳腺乳头状瘤。切除病变导管及其周围的乳腺组织,注意切除范围要够,不要留下病变,以免复发。

2.经皮下乳腺切除术 适宜于多管溢液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临床仅有乳头溢液,而未扪及乳内肿块;术前不能病变定位,术中又不能找到病灶;对年龄较大,溢液细胞学检查疑为恶性者,可行经皮下全乳切除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癌,再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二)预后

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是否会发生恶变尚有争议。曾有文献报道对208例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人追踪5~18年,未见恶变成癌。Haagesen等对427例导管乳头状瘤病人随访,1~22年仅有2例恶变,他们认为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良性病变,是独立起源的,不应视为癌前病变。但Geschicketer、Buh-Jorgensen等则认为,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他们对72例病人的观察中,1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癌并存。国内文献报道的一般恶变率为6%~8%。

Kraus等(1962)认为,位居乳晕区的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且甚少恶变,而Carter(1927)认为,位居乳晕区外的中小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常为多发,较易恶变。有报道其恶变率占1/3。Haagensen(1971)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是癌前病变。1988年有文献报道并分析了144例本病,单发为120例,癌变占5%,多发为24例,恶变率为8.3%。因此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无论发生于大、中、小导管内,都有一定的恶变几率。一般认为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生物学特性倾向恶变,故称癌前期病变。Kraus等(1962)在文章中反复指出,乳头状瘤癌变一般恶性度较低,生长缓慢,但因处理不当而致复发或转移,造成不良后果并非少见。因此,慎重采取治疗措施甚为重要。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