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七汤

来自医学百科

仁斋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

【处方】 半夏(制)75克 白茯苓 厚朴(制)各45克 茯神 紫苏叶各30克 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效与作用】 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心气郁滞,痰涎凝结,致生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 《仁斋直指》卷十一

万病回春》卷五:加味四七汤

【处方】 白茯苓(去皮)川厚朴(去皮,姜炒)苏梗 半夏(姜汁炒)广橘红 青皮 枳实 砂仁 南星(姜汁炒)神曲(炒)各3克 白豆蔻 槟榔 益智仁各1.5克

【制法】 上锉一剂。

【功效与作用】 行气化痰。治气郁生痰,如有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五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四七汤

【处方】 紫苏叶6克 厚朴9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白芷 木香各6克 建菖蒲2.1克

【功效与作用】 疏郁化痰。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

【处方】 半夏(制)2两半,白茯苓1两半,厚朴(制)1两半,茯神1两,紫苏叶1两,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豁痰散惊。主心气郁滞,心悸痛,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 《直指》卷十一

《得效》卷四:加味四七汤

【处方】 桂枝1两,白芍药1两,半夏(洗)1两,白茯苓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半两,枳壳(1方加明乳香玄胡索各半两)。

【制法】 上锉散

【功效与作用】 寒邪客搏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7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 《得效》卷四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加味四七汤

【处方】 紫苏叶5钱,白茯苓5钱,半夏(姜汁浸,炒)3钱,桑皮3钱,木香2钱,枳实3钱,厚朴3钱甘草2钱。

【功效与作用】 疮疡喘嗽多痰。

【用法用量】 分服。加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回春》卷五:加味四七汤

【处方】 白茯苓(去皮)1钱,川厚朴(去皮,姜炒)1钱,苏梗1钱,半夏(姜汁炒)1钱,广橘红1钱,青皮1钱,枳实1钱,砂仁1钱,南星(姜汁炒)1钱,神曲(炒)1钱,白豆蔻5分,槟榔5分,益智仁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效与作用】 七情气结成痰气,状如梅核,或如破絮,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临卧服。

【摘录】 《回春》卷五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四七汤

【处方】 半夏(汤泡)5两,白茯苓(去皮)4两,川厚朴(姜炒)3两,紫苏2两,桔梗2两,枳实(麸炒)2两,甘草1两。

【制法】 上锉作10剂。

【功效与作用】 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闷,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热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准绳.女科》卷一:加味四七汤

【处方】 半夏(汤洗7次)1两,厚朴(姜汁制)5钱,赤茯苓5钱,香附子(炒)5钱,紫苏2钱,甘草2钱。

【功效与作用】 妇女小便不顺,甚者阴户疼痛;思虑伤脾,导致白浊白淫胸痞虚浮,面色黄,多眠少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分帖。每服水2钟,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加琥珀末1钱,调服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此方治四气七情,故以为名。然以半夏为君,则知内外二因,皆能令气郁而生湿生痰也,香附治内,紫苏治外,其余又兼内外,以佐其成功,然不有琥珀为之通窍燥湿,则亦不能为效也。

【摘录】 《准绳.女科》卷一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