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

来自医学百科
千斤拔
Qiān Jīn Bá
千斤拔
别名 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土黄鸡、金鸡落地、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千斤吊、钉根藜、土黄耆、大力黄、牛尾荡、土黄昏、千尾荡、三股丝、千金坠
功效作用 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英文名 Philippine Flemingia Root, Root of Philippine Flemingia
始载于 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 无毒
归经 肺经肾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别名

:土黄鸡、金鸡落地、老鼠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蔓性千斤拔、一条根、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  

来源

为豆科千斤拔属植物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Li [M. prostrata (Roxb.) Wang et Tang],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注:大叶千斤拔(千斤红)Moghania macrophylla (Willd.) O. Kuntze,两广地区也作千斤拔入药。  

源形态

蔓性半灌木,高1~2米。根粗锥形,形如鼠尾,不易拔出。茎多枝而被短毛,幼时四棱形。三出复叶互生。秋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红紫色。荚果矩圆形,浅黄色,长约8毫米,有黑色球形种子2粒。  

性味归经

甘、微温,平。归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腰膝。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白带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化学成分

根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已确定结构有:蔓性千斤拔素(flemiphilippinin)C、D。此外还含5,7,3',4'-四羟基-6,8-双异戊烯基异黄酮(5,7,3’,4'-tetra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千斤拔素(flemichin)D,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及碳原子数为22-30的正烷酸。  

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旱生植物。生于丘陵坡地、平原、砂地,为石质和沙质草原的伴生种,局部地段可形成群聚。见于岭西、兴安南部、燕山北部、辽河平原、科尔沁、阴山、呼锡高原、乌兰察布、赤峰丘陵、鄂尔多斯等州。 产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兴安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克昭盟。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区;蒙古也有。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草丛中。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长圆柱形,上粗下渐细,极少分枝,长30-70cm,上部直径1-2cm。表面棕黄色、灰黄色至棕褐色,有稍突起的根长皮乱及细皱纹,近顶部常成圆肩膀状,下半部间见须根痕;栓皮薄,鲜时易刮离,刮去栓皮可见棕红色或棕褐色皮部。质坚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棕红色,木部宽广,淡黄白色,有细微的放射状纹理。气徽,味微甘、涩。以根条粗长、除净芦茎及须根、断面发白色者为佳。  

采收和储藏

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各家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2.《岭南采药录》: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

3.《南宁市药物志》:壮筋骨,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  

出处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