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

来自医学百科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又称特发性致纤维化肺泡炎、Hamman-Rich综合征,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diffuse interstitial fibrosis of the lung),欧洲学者称之为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现多简称致纤维化肺泡炎(F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不是一种疾病,而只是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肺炎之终末阶段。较多见于成人,但亦可在婴幼儿及儿童中发生。临床以刺激性干咳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特征,病情常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本病病因不明,多认为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曾有人考虑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吸入粉尘和气体以及药物可能为诱发因素。现多认为属免疫异常,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有人认为属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患,但均未能证实。本病又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有些病例有明显家族史,可发生于孪生儿。

(二)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为弥漫性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典型的组织学改变为间质弥漫性纤维组织和胶原组织增生及排列紊乱,肺泡结构破坏,融合成囊,囊壁由纤维组织和增生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组成。电镜下见Ⅰ型肺泡细胞消失,Ⅱ型细胞增多并增生,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肺泡壁和间质内可见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沉积,细支气管平滑肌增生,肺小动脉壁增厚。肺泡间隔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有细胞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等肺泡炎表现。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症状

本症可发生于少年、儿童,最小可见于4个月婴儿。起病多隐匿。发病于6个月以前者,病程多为急性,6个月~2岁可为急性或慢性,发生于2岁以后者多为慢性。临床症状干咳较为常见,可伴血痰,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及发绀为主,一般不发热,可有体重下降,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肺心病。最后发展为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大多数病人死于呼吸道感染并发的呼吸衰竭。体检见患儿发育不良,肺叩诊清,在肺底部可闻细小捻发音,称Velcho啰音,有明显杵状指(趾)。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肺功能和肺X线检查可助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肺X线改变及肺功能测定。确诊有赖于肺活检,支气管肺灌洗液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有巨噬细胞增多及胶原酶增加。 1.病史 发病年龄可早自幼婴,迟至成人,国外报道新生儿期也可发病。呈家族性发病时女孩多见。 2.临床表现症状 典型者表现为无痰干咳和隐匿性发作的呼吸困难,病初在用力、运动时发生,然后呈进行性发展,至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出现低氧血症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生长不良、多关节痛乏力及特异性胸骨或胸骨下疼痛,也可并发咯血自发性气胸。 3.体征 典型体征为呼吸浅快,两肺底吸气末细湿啰音,杵状指(趾)(早期不典型,可见甲床下毛血管充血、扩张,甲床呈明显红色),中央性青紫。病情后期可出现水肿、肝大、P2亢进、静脉淤张等体征。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检查化验

1.一般检查 30%~50%病人可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阳性,部分病人血沉增快,可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阳性。可见嗜酸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 早期为低氧血症不伴高碳酸血症,但晚期可发生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与用力或运动相关,即用力或运动时,低氧血症加重。

3.肺功能测定 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所有肺容量值成比例地明显下降,如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值明显下降;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亦明显降低,后者出现早、检出率高。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见到较多的炎症细胞肥大细胞相对较多。

5.肺活检 可确诊。开胸或经胸腔镜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要取得肺部有代表性的标本,至少在两个不同的部位活检,应避免在肺尖和中叶,多在同侧的上叶和下叶。开胸或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能更精确区分炎症和纤维化的范围。对确定肺泡炎症的活动程度和末期肺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组织病理表现为:肉眼观早期可正常,但可见肺泡壁、肺泡及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则呈弥漫性蜂窝样改变。低倍镜下为不均匀分布的正常肺组织、间质炎症、纤维化和蜂窝样改变,以周边肺实质最严重。间质炎症是片状分布,包括肺泡间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有肺泡Ⅱ型细胞增生

1.X线检查 肺X线变化往往与病理变化一致,显示广泛的颗粒或网点状阴影或小结节影。后期示中下肺野弥漫网点状阴影,随纤维化越趋加重,出现粗索条状阴影。当间质纤维组织收缩,肺泡及细支气管扩大,形成蜂窝状肺。有时可见气胸纵隔皮下气肿,常有继发感染表现。

2.心电图 可出现右心肥大的征象。

3.肺功能减退 气道阻力并不升高,但有限制性通气障碍伴肺容量减少,肺活量减少,肺顺应性减退,肺弥散功能降低。

4.CT 显示广泛网点状结构,混有小囊状影,肺纹理增多、延伸,可见与胸膜平行的条状影和点状影,肺透亮度增强等。

5.高分辨力CT(HRCT) 显示微细结构改变:

(1)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其中可见细小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多囊状改变,为间质肺纤维化的早期改变。

(2)胸膜下线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宽3mm,见于肺纤维化初期。

(3)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与肺及胸膜的交界面不规则,小叶结构变形。

(4)弥漫或片状分布的蜂窝状低密度影区,多位于胸膜下区(直径1cm )。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需与许多肺部疾患可致肺间质炎症纤维化者鉴别,并与在X片上表现为网状或结节状阴影者相区别。首先应与粟粒性结核浸润肺结核区别,其次应与DIP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肺巨细胞包涵体病、各种慢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肺结缔组织病结节病等相鉴别。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并发症

肺纤维化气胸纵隔皮下气肿,常有继发感染,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右心衰竭。大多数病人死于呼吸道感染并发的呼吸衰竭。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本病病因不明,多认为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因此,目前无特效预防方法。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无特殊疗法。原则是控制感染、控制肺纤维化的发展和对症处理。雾化给氧常用于急性期皮质激素对早期病例纤维化不明显者可有疗效,能缓解部分症状,但并不能使本病彻底治愈。有报告,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免疫抑制药有效,也有用抗疟药(氯喹)治疗者。有人试用胶原纤维抑制剂D-青霉胺治疗,未获肯定疗效。本病预后不良。病情急者可于数月内死亡,进行性者多于2年内死于呼吸衰竭肺心病,慢性者可存活20余年。近年国外考虑应用肺移植来治疗,但尚无定论。

(二)预后预后不良,急性起病者数月内可死亡,进行性起病者有2年存活率,呈慢性经过的病例可望存活20余年,多数死亡病例死于呼吸衰竭,且常是由于急性感染而加重病情。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