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蛋白

来自医学百科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按此计算每天从肾小球滤过液中排出的白蛋白即可达3.6g,为终尿中蛋白质排出量的30-40倍,可见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有实验证实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中吸收,在小管细胞中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为小分子片段而进入血循环。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又称清蛋白。溶于水且遇热凝固的一种球形单纯蛋白。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几乎存在于所有动植物中。如卵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乳白蛋白、肌白蛋白、麦白蛋白、豆白蛋白等都属于此类。常用作培养基成分。也可用有人造香肠、汤品和炖品中作粘接剂。

是一类不被5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沉淀的球状蛋白质。存在于动物组织、体液和某些植物的种子中。其分子量较低,溶于水,易结晶。在中性溶液中加热即沉淀或凝固。其重要代表是血清蛋白乳清蛋白、卵清蛋白、麦清蛋白、豆清蛋白及有毒的蓖麻蛋白。人血清(或血浆)清蛋白占血清蛋白质的55~63%,是血清中少数不含糖的蛋白质之一;分子量67500道尔顿,有584个氨基酸残基和高净电荷(等电点4.9);与水、Ca2+、Na+、K+、脂肪酸及胆红素都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靠清蛋白维持,血浆清蛋白浓度过低时,其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导致组织间隙潴留水分过多,呈现水肿。临床检验时在尿中发现的清蛋白常表示肾的某些病变。人和牛的血清清蛋白含有16%氮,又易于得到高纯度的结晶,用作测定时的标准蛋白质。乳清蛋白和卵清蛋白的分子量约为血清清蛋白的2/3,各含一个寡糖基,属于糖蛋白

白蛋白的分子结构已于1975年阐明,为含58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66458,分子中含17个硫键,不含有糖的组分。在体液pH7.4的环境中,白蛋白为负离子,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它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这些物质包括胆红素、长链脂肪酸(每分子可以结合4-6个分子)、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如Cu2+、Ni2+、Ca2+)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白蛋白的主要生理作用如下: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

Bkb2o.jpg

输形式。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的运输蛋白,在生理上具有重要性,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3)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血浆中白蛋白的含量远比球蛋白多,亲水作用又比球蛋白大,这使血浆中的白蛋白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当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时,可使血浆球蛋白失去胶体保护作用,稳定性下降。血浆球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将严重影响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利用,引起相应的症状。此外,白蛋白还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白蛋白在血浆中也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血浆白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因此,食用含白蛋白丰富的食物,可避免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而中毒。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人血白蛋白血液制品的一种,俗称“生命制品”、“救命药”。它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炼加工而成,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其主要功能是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市场价300到400元瓶。临床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以及肝硬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参考:1、白蛋白纯化;2、白蛋白的纯化方法;3、白蛋白和抗体的亲和生产工艺;4、包括加热处理步骤的人血清白蛋白的制造方法;5、沉淀法从动物血制取蛋白的方法  

正常值

新生儿28~44g/L;

14岁后38~54g/L;

成人 35~50g/L;

60岁后 34~48g/L  

临床意义 :

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