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

来自医学百科

肝脏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类型,其病因可能是肝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多次妊娠或使用孕激素期间的妇女发病率增高,提示孕激素可能与肝血管瘤的发生有某种联系。

肝脏血管瘤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肝脏血管瘤的发病原因尚没有统一说法。

1、 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或错构瘤,随肝脏的生长而逐渐膨大。

2、 内分泌失调 多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的女性易于发病。

(二)发病机制

目前就肝血管瘤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1)血管畸形 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血窦有完整内皮细胞,其下有丰富弹力纤维,中膜层有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间质中有极丰富和广泛分布的胶原纤维,造成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甚至半脱落、脱落状;红细胞可大量渗出至间质中,从而证实了肝血管瘤为肝动脉末梢的动脉畸形

(2)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 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激素在新血管组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推测类固醇作用于血管壁的徽结构——海绵状血管的一部分,可能机制为类固醇如强的松等抑制了血管壁胶原生物合成; 另一方面类固醇具有激发或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肝血管瘤的生长和复发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外源性如口服避孕药物,内源性如怀孕等,即怀孕或口服避孕药可使肿瘤生长加快或治愈后复发。有报道肝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率高达78%,VEGF表达越高,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越旺盛,由此肝血管瘤应被视为新生物

(3)病理:肝血管瘤的大小差异很大,小者仅数毫米,大者直径可超过20cm。一般将直径超过10cm者称为巨大血管瘤。约85%的肝血管瘤为单发,位于肝右叶,且常靠近肝表面,呈膨胀性生长,多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肉眼观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可呈不规则分叶状;镜下观,病变中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薄壁静脉腔,内衬单层上皮,腔隙之间有细的纤维隔。

(4)根据肿瘤中纤维化组织的多少可将其分为4型:

1.肝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切面呈蜂窝状,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在大的病变中可见由于陈旧性出血血栓形成后引起的中心纤维化区。此型最常见,临床上所说的肝血管瘤多指此型。

2.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腔塌陷或闭合,纤维组织增多,瘤体质硬。

3.血管内皮细胞瘤 是源于肝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易恶变,此型临床罕见。

4.肝毛细血管瘤 血管腔狭窄,间隔纤维组织增生是其特点,此型国内少见。

肝脏血管瘤的症状

(一)临床特征:

1、本病的临床表现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密切相关,瘤体小者(<4cm)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是在做B超CT查体时发现的;瘤体大者(>4cm)可压迫周围器官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胀痛等不适。

2、巨大血管瘤在查体时可有右上腹部包块、肝脏肿大体征,包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可有触痛,随呼吸上下移动。

3、肝血管瘤有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的可能,但自发性破裂者极少,可能的诱因是经皮肝穿刺活检或腹部外伤后出现。

(二)诊断

由于本病多无临床症状,许多病人是在行B超等查体时发现的;如出现临床症状,适当选用B超、CT、MRI等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应无困难。

肝脏血管瘤的诊断

肝脏血管瘤的检查化验

1.B超 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高回声的肿块。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2.CT 典型的血管瘤的CT表现平扫为密度均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静脉造影动态CT扫描显示为由周边开始的密度增强,此后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且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

3.MRI 检测血管瘤的特异性可达92%~100%,血管瘤具有很高的T2信号,而T1强度则与周围相等。

4.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 用99mTc标记的红细胞进行血池扫描,肝血管瘤表现为早期的不充盈,随后由周边开始逐步充盈,填充期延长。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90%,是一种高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

5.肝动脉造影 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能显示1~2cm大小的血管瘤。表现为早期造影剂充盈且持续染色,可有特征性的“棉絮团”或“雪树状”样表现。此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临床不作为首选。

6.活组织检查 虽然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相对安全,但常得不出诊断性结论;若使用标准穿刺针,如Menghini或Trucut,则穿刺的危险性增大,且已有穿刺引起致死性出血的报道,因此活检应尽量避免。

7.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多正常,AFP阴性,有的可有全血细胞轻度减少,偶有血清AKP轻度增高者。

肝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肝脏血管瘤需与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

1、肝脏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用有肝区疼痛纳差消瘦乏力以及不明没钱原因的发热腹胀腹泻黄疸等。

2、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病情进展快,病程短,AFP常阳性。

3、肝转移癌:常有胃肠道肿瘤等原发病史,不难作出鉴别诊断。在肝脏良性肿瘤方面主要与

4、先天性肝囊肿:病程长,病灶多数为多个,1/3~1/2伴有多囊肾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5、小肝癌:一般是指肿瘤直径小于3cm的肝细胞癌的早期,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肝脏血管瘤的并发症

肝脏血管瘤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脏肿大肝囊肿肝血管瘤破裂等并发症

1.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病人常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症。

2.肝脏肿大: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

3.肝囊肿:约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

4.肝血管瘤破裂: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

5.瘤体大者可压迫周围器官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胀痛

肝脏血管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4、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喝酒,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见腹内有积块、身体消瘦、倦怠乏力症状应早期检查,及时治疗。

5、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如正确对待各种事情,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

肝脏血管瘤的中医治疗

肝血管瘤病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通窍止痛,活血化瘀。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中医古籍对症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肝脏血管瘤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大多数肝血管瘤的患者在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

1、 女性患者应考虑停止使用口服避孕药。

2、 对于较大或巨大血管瘤(6cm以上),有症状者或病人思想负担较重者,为防止肿瘤破裂出血,可行择期手术摘除肿瘤

3、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而又需要治疗者,可先行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结扎术,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手术。放疗在肝动脉栓塞或肝动脉结扎术的基础上可能有助于使肿瘤萎缩机化

4、 对于不愿或不宜手术治疗者,也可尝试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临床上常将其分为肝气郁结、痰湿留滞、肝脾两虚等三型进行辨证施治,常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二)预后

本病无恶变潜能,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肝脏血管瘤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新鲜蔬菜芹菜菠菜、番茄、萝卜大蒜、鲜竹笋等。海产中的海带紫菜、海蜇、藻类,伴有习惯性便秘者,要常吃香蕉、柿子西瓜、香瓜、荸荠蜂蜜蜂乳玉米粉等食物,黑木耳、银耳等。

不适宜食物: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食疗方:1、丹参田鸡汤

[组方] 丹参24克,田鸡250克,红枣4个。

[制法] 选择活田鸡活宰,去肠脏及爪、皮,洗净。丹参、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 饮汤食肉。可常服。

2、山楂麦芽饮

[组方] 生山楂20克,生麦芽10克。

[制法] 将生山楂切碎,洗净,麦芽洗净,一起放一有盖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焖2~3分钟后即可。

[用法] 取汁当茶饮。可常服。

3、田七鳖甲炖瘦肉

[组方] 猪瘦肉120克,田七10克,鳖甲30克,红枣4个。

[制法] 将田七、鳖甲、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 饮汤食肉,可常服。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