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剂

来自医学百科

膏剂(paste),用水或植物油将药物煎熬浓缩而成的膏状制剂。又称膏方。早在《内经》中已有关于制作和应用膏剂的论述。晋代《肘后方》中有将膏剂由皮肤外敷发展到五官科外塞和内服治病的记载。唐宋以来,膏剂的应用更为广泛。清代的《理瀹骈文》是有代表性的膏剂专著,书中对膏剂的治病机理、配制工艺、应用方法和治疗经验均有详细的论述,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膏剂分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有硬膏、软膏两种。

流浸膏

用溶媒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后,加低温将部分溶媒蒸发而成的浓度较高的膏状制剂。流浸膏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酊剂高,因此剂量小,溶媒的副作用也小,如甘草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等。流浸膏应装在棕色避光容器中,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浸膏

用溶媒将药材的有效成分浸出后,加低温将溶媒全部蒸发而成的粉状或膏状制剂。浸膏的浓度高、体积小,按干燥程度又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两种。稠浸膏为半固体状制品,多供制片剂或丸剂用,如毛冬青浸膏等;干浸膏为干燥粉状制品,可直接冲服或装入胶囊服用,如紫珠草浸膏、龙胆草浸膏等。浸膏应装在密闭容器中,避光贮存于阴凉处。

煎膏

药物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稠厚的半流体制剂。又称膏滋。由于药材的煎煮时间较长,有效成分浸出量较大,利用率一般比汤剂高。其功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慢的治疗作用,适于久病体虚者服用,如参芪膏枇杷膏等。

软膏

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涂在皮肤、黏膜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又称药膏。软膏可使药物在局部被缓慢吸收而持久发挥疗效,或起保护、滑润皮肤的作用,如三黄软膏、穿心莲软膏等。软膏应贮存在锡管内,或棕色广口瓶、磁罐等密封容器中,放在阴凉干燥处。

硬膏

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黏性基质中,预先涂在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之用的外用制剂。又称膏药,古称薄贴。在常温时为坚韧固体,用前预热软化,再粘贴在皮肤上,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疗作用。硬膏外治可消肿拔毒、去腐生肌等。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可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等,如狗皮膏万应膏止痛膏等。有些硬膏贴敷在穴位上则兼有针灸穴位的某些疗效,如咳喘膏复方百部膏。硬膏用法简单,携带贮存方便。但疗效缓慢,黏度失宜时易污染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