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疾病

来自医学百科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 基本概念

在传染源,以及在一定具体条件下,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所可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它包括传染源的停留场所和传染源周围区域。构成疫源地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传染源的存在,第二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病原体能够从传染源向外散播。每个传染源都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是在一个疫源地内也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

若干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型脑炎炭疽狂犬病莱姆病布鲁氏菌病等,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能在自然界动物中生存繁殖,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二 影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因素 当传染源是动物时,地理、气候及气象等因素都能对传染源有显著的影响。许多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地方性及季节性与此有关。如我国北方以黄鼠作为传染源的鼠疫,只有在有这些动物的地方才有这种鼠疫;黄鼠在寒冷季节冬眠鼠疫菌在其体内转入潜伏状态,只有当气温转暖,黄鼠出蛰后,才在它们中间发生鼠疫。人只有在啮齿动物积极活动的温暖季节内感染鼠疫(肺鼠疫为例外)。在南方稻田,夏收夏种时鼠活动猖撅,鼠尿污染田水的机会较大,容易形成钩端螺旋体病流行。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们与受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不同年龄的动物的感受性、敏感性不同。幼年动物一般易于感染疾病,而一些携带病原体时间长的疾病,像钩端螺旋体病,成年鼠感染率高,其占比例愈大,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可能性也愈大。同种病原体在不同种动物体内携带时间不同,一般携带时间久者,流行病学意义较大。动物进入冬眠状态后,病原体的繁殖受抑制,冬眠期不起传染源作用。

地形、地貌、植被对于动物传染源也有作用。土质疏松地带(沙漠、草原、耕地、沙土地)适于鼠类作洞繁殖,植物种类丰富时有利于鼠类生存繁殖。反之,土质坚硬、植物缺少、鼠类天敌种类多的地区鼠类生存受到限制。所以,以鼠类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多限于草原和沙土地带。

蚊是传播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气温在25-350C时蚊较活动,吸血也频繁;此时雨量较多,地面上积水增多,形成了蚊的孳生的条件,因此乙型脑炎的流型季节在春、夏季。南方丘陵地区水域较多,容易形成钩端螺旋体传播的途径,因此钩体病在南方丘陵地区发病率较高。

人在草地或从林活动,有更多的机会被恙虫叮咬;下水田作业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钩端螺旋体。某些鸟类随气温变动而迁移,可以将病原体及从一个地区带到其他地区,从而扩散该病。

除了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也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有一定影响。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种动物宠物进入家庭,狂犬病的发病有所增加。在一些养猪的农户,人舍与猪舍没很好地分离,也会增加人感染乙型脑炎的机会。

三 新发现传染病与自然疫源的关系

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三十多种新的传染病。新发现的病原体相当部分属于动物源性,如禽流感病、脘毒体病(含克雅病、牛海绵状脑病、羊瘙痒症)、埃博拉出血热、Nipah病毒性脑炎、Hendra病毒性脑炎、人欧利希氏体病、猫抓病、莱姆病等,寄生野生动物和家畜中的病原体,通过某些途径传染给人。

在森林深处猴类中带有埃博拉病毒,加蓬采金者到森林深处砍伐,吃了猩猩肉,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而发病,死亡13人。1976年由于非洲当地的居民吃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引起挨博拉出血热的流行,270人病死。又如扎伊尔有一次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是从在森林中烧木炭工人开始发病。瑞士一位女科学家在科特迪瓦西部,解剖1只可能是通过吸血昆虫而传播的死亡黑猩猩而受到感染。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支持艾滋病来源于动物。有学者认为是,在非洲的绿猴携带一种病毒SI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别是HIV—2型非常近似,由SIV传到人类,转变为HIV—2型,对人类毒力还不太强。再由HIV—2型进化为HIV—l型,则毒力增大,且对原宿主毒力也增加。

有不少研究结果提示SARS可能也是来源于动物,WHO专家分析了900个SARS病例,其中5%是食品商人或厨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在普通肺炎患者中的比例小于1%。专家攻关小组在野生动物果子狸、獾、貉、猴、蝙蝠、蛇等的样品检到与SRAS病毒基因序列几乎完全一致的冠状病毒。广东省13市SARS首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动物接触机会较多的厨师发病相对集中。635名动物室场从业人员的SARS-CoV(SARS冠状病毒)感染率高达16.7%,明显高于对照组蔬菜从业人员的0.7%。而以经营野生畜类为主的甲市场从业人员SARS-CoV感染率高达25.6%,明显高于兼营野生畜类的乙、丙市场的7.5%和6.8%。在甲市场主营野生动物的人员SARS-CoV感染率59.3%,明显高于其他人员的SARS-CoV感染率20.6%-9.7%。

2003年冬季在广州再次出现零散SARS病例,由于尚未证实人类能携带CoV,寻找传染源头的思路自然会集中到动物身上。广东人在秋、冬季习惯食野昧,即野生动物。2002年、2003年两年的SARS首发都在广东,又都秋冬季,这内中可能存在联系,加上在动物身上找到基因序列与病人身上的SARS-CoV

序列极相似的病毒。更可推断SARS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动物。

四 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的机理

自然疫源性疾病进入人类社会,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群特征变化,人类不良行为方式以及卫生保健政策等许多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如由于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修建水坝等人类活动,可以造成居住环境的改变,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砍伐森林和到林区旅游,可以接触某些动物,使一些本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传给了人类,并造成人间传播。捕食野生动物的嗜好让一些本来在野生动物的传染病能进入人类社会。不科学地喂养宠物、不讲卫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传播许多动物源性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这些动物病病原体本是动物的寄生物,因为人与动物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另一方面,人类对这些动物源性病源微生物缺乏免疫力,所以人感染这些动物病后,其传染过程、传播方式、流行过程临床表现等与动物感染后并不完全相同。啮齿动物感染森林脑炎等病毒后往往没有症状。鼠患鼠疫后表现为淋巴系统的受害和致死性的败血症,不发生肺鼠疫,人感染后则发生腺鼠疫、败血症以及肺鼠疫。肺鼠疫在人间通过空气飞沫以传播引起肺鼠疫流行。但在动物之间则不发生空气飞沫的传播。牛、马患炭疽常发生败血症,人患炭疽则主要是皮肤型炭疽。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也较动物凶险得多。动物感染了SARS-CoV后可以不一定像人类那样出现呼吸系的临床表现。

有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从动物传到人后,人可以作为传染源,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如鼠疫、挨博拉出血热等;也有一些病从动物传到人后,一般人传人的机会不大,如钩端螺螺旋体病、狂犬病、恙虫病等。

五 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1 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来存在于动物中,引起动物发病或不发病。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漫延,尤其新出现的传染病。从2003年SARS的传染力来看,很符合这样的规律,支持了SARS是来源于动物的观点。

2 免疫反应一旦启动,就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

由于这些病原体的抗原对于人类都是新的,感染后一旦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就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回顾2003年SARS流行时,病人的临床过程很凶险,特别在每一个出现的疫区,都有集中出现了一些危重病例。

3 警惕性不高时容易束手无策

由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有一长久的接触过程,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因此这个特定的环境表面上很平静,这就让人类放松了警惕,一旦感染得病可能会束手无策。如人们到野外的田野、水库、溪水活动时,常会被这些“平静”的大自然所迷惑,随意进入这自然环境。甚而发病后仍忽略了这方面的考虑。五十年代后期在广州某中学,就有学生到郊外感染了钩端螺旋体后,因警惕性不高而延误了治疗的沉痛教训。

4 给人类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近三十年出现的新传染病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过去没有很多的认识,无论在治疗和预防都相对较空白。加上如以上所述容易漫延、临床表现凶险,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如埃博拉出血热、禽流感病、疯牛病、SARS等。

六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制定关键在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很多新发现的传染病的病原体了解不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一般来说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引起的疾病都有特效治疗。而病毒、朊毒体等病原引至的缺乏特效治疗,对症治疗更显得重要。

一旦出现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必需追寻传染的源头。注意有些动物病常常有多种动物可以作为一种病的传染源,如自然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有164种以上;自然感染森林脑炎的动物除哺乳类外,还有许多种鸟类;Q热立克次体能存在于大砂土鼠、细趾黄鼠、雀、燕等;除家畜外,羚羊、黄鼠、砂土鼠体内有布鲁氏杆菌的存在。而同一种动物可以是多个病的船染源,如鼠可以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病的传染源。所以在调查与防治这些动物病时,应该全面调查某地区的动物传染源,以便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因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应从环境保护入手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变异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与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病原的传播很可能是由于人与动物密切接触造成的。为了抵御将来可能发生的类似灾害,倡导每个民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切实提高环境意识,尊重自然,珍爱生命,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弃丢随地吐痰等陋习,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不危害野生动物,倡导生态文明,倡导科学、健康、环保的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

新发现的传染病往往未能及时研制出疫苗,给预防工作更显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