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来自医学百科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OP)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OP)又叫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患,以先天性拇指畸形和进行性横纹肌骨化为特征。国外统计其发病率约为1/200万,无性别、种族等差异,而据国内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一、遗传学和发病机理:

目前较公认的该病为结缔组织某些成分遗传方面的缺陷所引起的继发性钙化和骨化,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遗传学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多相性。进来研究比较公认的是其发病与BMP-4关系密切,BMP-4的异常表达被认为是MOP发病的重要因素,BMP-4的过表达是导致活体进行性异位骨化这一连锁反应的独立触发因子。

患者肌肉本身无异常,主要累及肌肉的结缔组织。早期有明显间质内水肿和结缔组织内增殖肌纤维发生继发性萎缩和变性,后期有中胚层组织钙化和骨化。  

二、临床表现

该病男女发病比例为1:1或男性稍高。虽然发病主要开始于10岁前,但较少有出生时既有异位骨化的报道,主要症状为胸锁乳突肌包块。该病平均初始发病年龄为3岁,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创伤、肿瘤或感染。其临床表现有两个特点:先天性拇指畸形、进行性软组织异位骨化。其中前者为该病最早的特征表现,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发生。异位骨化多发生于肌腱韧带筋膜骨骼肌等处,其蔓延特点为从头向尾、从背侧向腹侧、从中线向四肢发展,骨化可由外伤感染和手术等诱发加速。早期表现为局部包块红肿热痛,继而包块逐渐骨化,局部组织挛缩,关节僵硬,最终肢体运动功能丧失。一般30岁左右髋关节融合致行走功能丧失,下颌功能障碍致进食不能而全身衰竭。患者大多死于衰竭或感染。  

三、基因诊断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极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疾病的发展为进行性,不可逆转,可侵犯皮肤,筋膜,骨骼肌,肌腱,韧带,关节囊等,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及关节畸形。FOP男女性别比接近于1∶1 , 出生时发病率约为1/200万。其致病候选基因已成功定位于2q23-24的ACVR1基因,该基因全长约138.6kb,含有11个外显子(外显子1和2仅含5’UTR,蛋白起始位点在外显子3)。

四、治疗

由于该病异位骨化可在任何年龄、全身任何部位发生,这给各种治疗方法的评价带来的较大的困难。至今对MOP仍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激素、二磷酸盐(EHDP)、放射疗法及手术疗法可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对于早期的病灶,理论上可应用抗炎症性药物,包括激素,其他还包括止痛类药物、口服二磷酸盐类药物直至急性期停止。简单手术切除肿块无临床意义。切除部位病变很快复发且由于疤痕作用症状加剧。许多作者不同意任何手术甚至包括活检。最近有在手术前后应用二磷酸盐类药物来防止疾病的复发及加剧。EHDP被认为是可组织磷酸盐结晶,理论上有防止异位骨化的作用。但是应用过量可导致患儿佝偻病样改变。Brantus JF报道应用静脉注射二磷酸盐类药物及口服激素类药物治疗MOP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