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症

来自医学百科

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系由溶酶体β-半乳糖苷酶缺乏所致,该酶催化GM1神经节苷脂分解,酶不足导致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由于β-半乳糖苷酶还同时分解其他底物,如粘多糖(主要为硫酸角质素) ,故缺乏可同时引起这些物质的沉积,导致与粘多糖沉积症类似的外表[1]

遗传学

GM1神经节脂沉积病是一种罕见的溶酶体病,1959年Norman报告了首例婴儿型患儿,随后本症的发病机制逐步阐明, 1965年被确定为一种新型先天性代谢性疾病。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日本发病率为20万-30万分之一, 我国发病情况不明[2]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年龄的不同, GM1 神经节苷脂沉积病主要分为婴儿型(Ⅰ型) 、幼年/少年型(Ⅱ型)和成年/慢性晚发型(Ⅲ型)3种类型, 其中以婴儿型多见。

Ⅰ型患儿多在3-6个月发病,少数于新生儿期起病, 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全身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吸吮无力, 对声音刺激敏感,面部畸形( 如前额突出、巨颅等),颅骨粗糙变厚,宽掌及手指粗短,关节强直,惊厥,脊柱后突,腱反射亢进。半数患者眼底可有樱桃红斑,部分患者有角膜云翳。骨骼X片常显示多发性骨发育不良, 骨质疏松,脊柱后突畸形,胸、腰椎椎体前下缘呈鸟嘴样突出,类似粘多糖病样改变。尿液甲苯胺蓝、酸性白蛋白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Ⅱ型患者发病较晚,多数于12-18个月时起病 ,发病前体格发育正常。首发症状常见步态异常、不能独站及独坐、失语、逐渐发展至痉挛性肢体瘫痪。部分病人有惊厥发作及骨骼肌发育异常。患儿常无外周神经受累及肝脾肿大 ,巴氏征可见阳性 ,骨骼 X片可表现轻度异常。部分病人于 6-9岁发病 ,病程较长 ,持续时间达 2-6年不等,多因肺部感染死亡。

Ⅲ型患者常于 3岁至成人发病 ,部分患者迟至中年起病 ,常以肌张力异常构音障碍为首发症状,智力损害不明显 ,常无共济失调震颤癫痫 ,眼底无樱桃红斑 ,少数病人有角膜云翳 ,无肝脾肿大。罕见面部畸形。骨骼X片有时可见轻度脊柱发育异常。部分病人头颅CT扫描无异常 ,脑MRIT2相可见基底节损害。Ⅲ型患者病程缓慢 ,可长达数十年。

临床表现

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位于 3p21.33,迄今研究发现患者基因型复杂 ,变异型较多,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患者基因突变类型各不相同 ,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本症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只有部分患者可见面部畸形眼底樱桃红斑以及骨骼异常 ,临床诊断较困难。

诊断

一般化验检查 GM1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无异常 , I型患者淋巴细胞常有空泡形成。各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常升高 ,尿液中可见硫酸角质素排出。确诊需依据外周血白细胞、皮肤培养成纤维细胞肝脏等组织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对于可疑患者应及早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治疗

本症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预后不良 ,发病越早进展越快。通过抗惊厥药物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部分患者症状可暂时缓解 ,随着神经系统损害的进展出现吞咽困难呛咳 ,反复呼吸道感染,多数患者死于肺炎等合并症。

产前诊断

通过胎盘绒毛细胞羊水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可进行本症的产前诊断 ,减少患儿的出生 ,国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犹太人通过婚前基因筛查 ,避免杂合子婚配 ,有效地减少了本症的发病率,值得我国借鉴[3]

参考资料

  1. 肖波等.GM1和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中华神经科杂志[J],1997,30(1):23-26
  2. 张尧等.婴儿型GM1神经苷脂陈疾病5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临床儿科杂志[J],2006,24(12):966-969
  3. 钱宁等.婴儿型GM1神经苷脂沉积病1例报告.中国医刊[J],2006,41(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