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乌贼鱼

乌贼(cuttlefish),软体动物门 (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 (Sepiidae)动物的统称。古称“乌鲗”,俗称“墨鱼”。乌贼科共约 100种,其中成为捕捞对象的约10种,如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金乌贼(Sepiaesculenta)、白斑乌贼(S.latimanus)、虎斑乌贼 (S.pharaonis)、乌贼(S.officinalis等。乌贼是重要的海洋捕捞对象,中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

形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眼甚大,眼眶外有膜。口周具腕10只:其中4对较短,腕上具4行吸盘。雄体左侧第4腕茎化,部分吸盘缩小并稀疏,司传递精荚至雌体的功能;另1对腕甚长,称触腕或攫腕,有穗状柄,触腕穗上的吸盘随种类不同,从 4~20行不等。胴部盾形,狭窄的肉鳍几乎包被胴部全缘,仅在后端分离;胴部腹面具漏斗。内壳厚,很发达,但完全包埋于外套膜内,石灰质,椭圆形,通称乌贼骨海螵蛸。内壳的后端多具骨针,有的种类后端不具骨针。不具发光器,但如体表附着发光细菌时,也会呈现发光现象。墨囊发达,内含由极细的黑色颗粒构成的粘稠混悬体──乌贼墨;当乌贼受到强烈刺激时,会释放“墨云”而逃遁。乌贼的真皮层下,具有很多色素细胞,通过色素细胞的张缩而改变体色,进行保护性适应。乌贼最大胴长可达500毫米,最大体重可达7~8千克。(见彩图)

分布和洄游[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乌贼是浅海种类,主要生活于大陆架以内。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黎明和薄暮时上浮至中上层,日间则多在中下层游动。腹面的漏斗为其主要的运动器官,可借漏斗射流的反作用力而移动。行动灵活,但速度不快。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是生命周期中的主要环节,其中伴随有索饵行为。春季水温上升时性腺逐渐成熟,深水区的越冬群体集群游往浅水区交配、产卵,形成重要渔汛。中国近海的曼氏无针乌贼和金乌贼的洄游,大体呈辐射式散布,即由东南的深水越冬场向西北或偏西方向的浅水产卵场移动,形成若干地方群。乌贼仅集中分布于东半球。渔场大都为产卵场,多集中于水质澄清、潮流轻缓、盐度较高、海藻茂密、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交汇的岛屿周围。

生物学特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乌贼是凶猛的肉食动物,经常捕食虾、蟹、毛颚类和幼鱼,并有同类相残习性。捕食时突然伸出长长的触腕,准确攫住猎物,以坚韧锋利的角质颚咬碎其硬壳。乌贼本身也是鳓、带鱼海鳗等肉食性鱼类的重要猎取对象。在避敌时,除灵活闪避之外,还喷出含有生物碱的乌贼墨,可麻痹天敌的嗅觉感官。

亲体交配后即行产卵,以后相继死去,寿命一般为1 年左右。卵分批成熟,单个产出,成串结附于柳珊瑚、海藻或其他物体上,很象一串串葡萄。产卵量从几百个至几千个。孵化期约需30~40天。水温对孵化时间的提早或推迟有较大影响。卵黄丰富,有多层卵膜保护,孵化率可达70~80%。孵出的稚仔与亲体的形态相近,能前后游动及摄食。幼体生长很快,5~6个月即可长至亲体大小。水温下降时幼体相继集群游往深水区越冬,翌年性腺成熟,新的世代重返其出生海域,然后进行交配、产卵。

乌贼群体组成比较简单,属资源补充量增加较快、资源破坏和恢复都较易的类型。资源恢复的关键在于对卵的保护和幼乌贼的存活。幼乌贼的存活量直接影响翌年的资源量及渔获量。同时,由于卵孵化率高、生长快和回归性强等特性,还是理想的放流增殖对象。

捕捞和利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国是捕捞乌贼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以曼氏无针乌贼产量最大,约占中国近海乌贼科总渔获量的80%,形成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之一。乌贼产量大的国家还有日本、泰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渔具有滚轮拖网、机轮拖网、定置网、光诱扳缯、墨鱼笼、三角网等;其中滚轮拖网为中国特有的专捕渔具,适于在多岩礁的海底作业,在中国浙江和闽东渔场甚为普遍。重要的乌贼渔场分布于中国浙江沿海、暹罗湾、日本的濑户内海和熊野滩以及西北非等海域。

每 100克鲜乌贼肉中含蛋白质13~17克,比一般贝类高1~2倍,与一般的经济鱼类蛋白质含量相近;所含的维生素 A则是鱼肉中所缺少的。中国曼氏无针乌贼的淡干品称螟蜅鲞或南鲞,由金乌贼制成者则称为乌鱼干或北鲞,均是有名的海味。经腌制的雌乌贼缠卵腺俗称“乌贼蛋”,味极鲜美,是海味中的珍品。乌贼的内壳──海螵蛸是重要的中药原料,主治胃病和气管炎。乌贼的墨囊干粉对抑制内出血有良效。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