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来自医学百科

传染病的流行既是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流行过程才能发生与发展。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和消灭也离不开这两类因素的作用。这两类因素是通过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影响到流行过程。

(一)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气候因素与地理因素。

气候因素不仅对人群活动、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的孳生繁殖有明显影响,而且对环境中的游离性病原体的存活时间也有作用。有流行病学意义的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风速与风向等。气候因素对虫媒传染病及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影响最大,如气温、湿度和雨量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明显相关。因为这些气候因素对蚊媒孳生繁殖及病原体疟原虫)在蚊体内增殖和生活周期有直接影响。夏秋季节暴雨引起洪水泛滥,居民与带有钩端螺旋体的猪、鼠粪尿污染的水体接触,而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例如,60年代初我国某些地区在洪水之后出现的成批的“无名高热”、“病因不明的视力减退症”患者,经过调查,证实多半与洪水泛滥时居民与含有钩端螺旋体的“疫水”接触所致;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引起肠道传染病流行。如1993年春,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Milwaukee),由于自来水被污染而发生空前规模的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水型流行,据报道有403000人发病,近4400人住院治疗。也有报道,雨量对湖洼地区野鼠流行性出血热发生与流行相关。风可作为传染病病原体和昆媒传播的载体,故风向、风速对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和分布也颇有影响。

地理因素对传染病流行很有影响,例如,我国嗜盐菌食物中毒多见于沿海地区;血吸虫病分布于我国南方13个省、市、区;由于血吸虫的生活史诸环节都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故此病为沿水系地理分布丝虫病在我国未基本消灭之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之南15个省、市、区。而且不同丝虫虫种(班氏与马来丝虫)的地理分布也很有差异。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人口移动,职业、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等。

众所周知,不同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对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均有明显影响。农民下水田插秧、收割、捕鱼、摸虾或打湖草而感染血吸虫病;菜农在用未经处理的新鲜人粪施肥的菜地里赤脚、光手劳动可感染钩虫病;牧民接产患布鲁菌病的母羊所产出的羊羔而感染布鲁菌病;我国南方冬季兴修水利,民工在野外简易工棚中留夜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我国东北地区伐木工人在林区劳动而感染森林脑炎;医务人员若在防护条件不佳、制度不严的医院工作往往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等。

居住条件、营养水平、饮食卫生、卫生习惯等因素是生活条件的主要构成部分。居住拥挤、室内卫生设施不佳均可导致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素养等因素也可影响流行过程。例如,我国有些地区居民喜欢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食品,如蝲蛄、鱼、肉、蟹、毛蚶等,而引起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甲型肝炎等病发生;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流行的察布查尔病(肉毒杆菌引起的肉毒中毒),是由当地锡伯族人有生吃制面酱的半成品“米送乎乎”所致。缺少饭前便后洗手卫生习惯者易发肠道传染病。在早期推行全球消灭天花计划及近期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过程中,某些国家个别地区的宗教势力也有干扰免疫接种计划的推行事例发生,因而对当地的灭病计划也有一定的影响。

医疗卫生条件的恶化或改善,其中特别是卫生防疫措施对促进或抑制传染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计划免疫工作推行较好的地区,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发病率死亡率就会下降。

自然灾害、经济贫困、战争或内乱、人口过剩或人口大规模迁移、城市衰败等因素均可导致疾病流行。

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有助于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降低。但是,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必须加强群众精神文明教育,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以降低性病及其他一些与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