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痒疹”的版本间的差异
第42行: | 第42行: | ||
[[分类:皮肤科]][[分类:疾病]] | [[分类:皮肤科]][[分类:疾病]] | ||
− | |||
− |
2014年3月12日 (三) 23:12的最新版本
【病因】
西医
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与蚊白蛉等昆虫叮咬有关,新陈代谢异常,胃肠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就是可能与本病有关。
中医
中医认为本病是内蕴湿邪,复感外界风毒,致使湿邪风毒疑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形成结节作痒或毒虫叮咬,毒汁内侵为患所致。
【组织病理】发病机制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呈不规则增生形成假上皮瘤状,真皮血管扩张水肿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表皮和真皮间有粗大结缔组织形成的硬化现象,结节的边缘或中央有明显的神经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多见于成年女性,好发于四肢身侧及手足背部。初起为数目不定的淡红色丘疹,逐渐扩大到黄豆至蚕豆大小红褐色或灰褐色半球形结节。表面粗糙呈疣状,阵发性剧痒,因搔抓而有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慢性病程。
【诊断】根据好发于四肢身侧,伴有剧痒的疣状结节皮损特点进行诊断。鉴别丘疹性荨麻疹,肥厚性扁平苔藓等。
【治疗】西医采用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及镇静安眠药物,严重时可使用乙双吗啉、反应停、雷公藤及皮质醇等药物。局部外用皮质醇软膏外贴,也可局部封闭、冷冻治疗。中医采用中药洗浴等方法,但是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一)一般治疗 改善卫生条件,防止昆虫叮咬,去除有关诱因,避免局部刺激。
(二)外用药物 可选用含止痒的皮质激素霜或酊剂(参照神经性皮炎)。小片皮损,可用1%盐酸普鲁卡因加等量泼尼松龙或2%苯甲醇作皮损内注射。也可试用三氯醋酸、石碳酸局部涂搽。
(三)内用药物 抗组胺药,其他镇静剂及普鲁卡因静脉封闭以减轻痒感,亦可用反应停(25mg,每日2次)。孕妇禁用。中药可用消风散加减及针灸治疗。
(五)其他 对单个皮损可考虑手术切除。
【疗效评价】
1. 治愈:结节、发痒都完全消退。
2. 好转:结节减少,瘙痒减轻,但还没有完全好转。
3. 未愈:结节、发痒都没有变化。
【专家提示】
结节性痒疹,病因不明,病程较长,治疗较困难,控制瘙痒是主要的治疗目的,避免搔抓有助于疾病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