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的版本间的差异
第1行: | 第1行: | ||
− | + | '''王洪武''',男,[[呼吸内科]]主任及[[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生物治疗委员会]]氩氦[[靶向治疗]]委员会理事,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主要擅长[[肺]][[结节病]]、[[肺癌]]等的诊治,对[[肺]]部[[肿瘤]]有较系统的研究。开展了多项[[肿瘤]][[靶向治疗]]技术,近两年主要从事氩氦刀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氩氦第一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专著5部,参编专著14部。 | |
== 基本资料 == | == 基本资料 == | ||
第48行: | 第48行: | ||
北京制冷学会委员 | 北京制冷学会委员 | ||
− | |||
− | |||
− | |||
− | |||
− | |||
== 人物生平 == | == 人物生平 == | ||
第73行: | 第68行: | ||
1、[[尘肺]] 2、[[肺部肿瘤]] 3、[[肺癌]] 4、[[肺结节病]] 5、[[肝癌]] 6、[[食管癌]] 7、[[膜腺癌]] | 1、[[尘肺]] 2、[[肺部肿瘤]] 3、[[肺癌]] 4、[[肺结节病]] 5、[[肝癌]] 6、[[食管癌]] 7、[[膜腺癌]] | ||
+ | == 专家寄语 == | ||
+ | |||
+ | 晚期[[肿瘤]]虽不能治愈,但有办法治疗。其目的就是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除[[手术]]、[[放疗]]、[[化疗]]外,[[微创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治疗(如氩氦刀,[[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血管]]介入)和内镜下的[[介入治疗]]不但微创,而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个人主页 == | == 个人主页 == | ||
[http://weibo.com/u/3211916831 王洪武医生微博] | [http://weibo.com/u/3211916831 王洪武医生微博] |
2016年3月7日 (一) 11:06的版本
王洪武,男,呼吸内科主任及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生物治疗委员会氩氦靶向治疗委员会理事,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主要擅长肺结节病、肺癌等的诊治,对肺部肿瘤有较系统的研究。开展了多项肿瘤靶向治疗技术,近两年主要从事氩氦刀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氩氦第一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撰写专著5部,参编专著14部。
基本资料
姓名:王洪武
性别:男
国 籍:中国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就职医院:煤炭总医院
所在科室:呼吸内科
出诊时间:星期四上午(具体以医院排班为准)
网上预约:挂号直通
医院所在地区: 北京朝阳区
简介
王洪武,男,主任医师、教授,在煤炭总医院呼吸内科就职,擅长肺结节病、肺癌等疾病的诊治。现任煤炭总医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呼吸内科主任、肿瘤内科主任及职业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能娴熟应用气管镜、胸腔镜等技术,特别是在气管镜的介入治疗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开展了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电圈套器、CO2冷冻、光动力治疗、内支架置入、放射性粒子植入、黏膜下药物注射、肺泡灌洗(包括全肺灌洗)等技术,对疑难、复杂气道病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已完成近万余例气管镜介入治疗。特别擅长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及良性气道狭窄的诊治。在儿童气道恶性肿瘤诊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氩氦刀、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缓释化疗药物植入等。
在国际上首次发表了氩氦刀治疗肺癌的文章(该SCI论文也在第十六届国际冷冻大会上获得最佳原创论文大奖)。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的许多专家都专程到煤炭总医院学习,被誉为“世界氩氦第一刀”。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根据纵隔内肿瘤和肺内周围型病变的部位、大小,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整合治疗方案。特别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治疗在中央型肺癌和纵隔型肿瘤的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社会兼职
国际生物治疗学会氯氮靶向治疗委员会理事
亚洲冷冻学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介入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激光学会委员
北京呼吸分会委员
北京制冷学会委员
人物生平
王洪武教授最早在国内提出腔内肿瘤及实体肿瘤分别采用内镜治疗为主和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为主的微创治疗理念,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赞同,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在气管镜介入治疗和经皮穿刺治疗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曾多次应邀在国内外介绍中国气管镜介入治疗和氩氦刀治疗经验,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的许多专家都专程到北京观摩、学习氩氦刀及气管镜技术。
近年来率先开展了多项肿瘤微创靶向治疗技术,如氩氦刀、氩气刀、CO2冷冻、光动力治疗、内支架置入、放射粒子植入、缓释药物植入、超声电导治疗等。现已完成气管镜介入治疗8000余例次,氧氮刀1000余例次。曾多次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北京、辽宁、吉林等电视台讲课,并在国内40多家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做过介绍,特别是在肺癌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成就
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
获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篇《支气管哮喘指南》、《现代肿瘤靶向治疗技术》、《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进展》、《电子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超低温冷冻治疗》、《癌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等10部专著,参编专著15部。
研究方向
1、尘肺 2、肺部肿瘤 3、肺癌 4、肺结节病 5、肝癌 6、食管癌 7、膜腺癌
专家寄语
晚期肿瘤虽不能治愈,但有办法治疗。其目的就是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除手术、放疗、化疗外,微创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像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治疗(如氩氦刀,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血管介入)和内镜下的介入治疗不但微创,而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