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巩膜炎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67.26讨论2014年2月6日 (四) 03:08的版本 (以“{{头部模板-炎症}} 前巩膜炎   ==疾病分类== 眼科   ==疾病概述== 病变位于赤道前方的巩膜。常见于青年人,女性...”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前巩膜炎  

疾病分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眼科  

疾病概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变位于赤道前方的巩膜。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双眼可先后发病。自觉眼部疼痛十分剧烈,有刺激症状。如病变发生在眼外肌附着处,眼球运动时疼痛更甚。  

疾病描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前巩膜炎的病变位于赤道部前,双眼先后发病。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周,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可达数月或数年。  

症状体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①疼痛:眼部疼痛、压痛,有刺激症状。部分病例夜间疼痛更明显,甚至使病人“痛醒”。病变位于直肌附着处时,眼球运动可使疼痛加剧。有时也可表现同侧头痛

视力可轻度下降,眼压略有增高。

巩膜病灶:充血的巩膜血管走行紊乱,不可推动。由于深部巩膜血管网扩张,病变部位可呈现紫罗兰色外观。裂隙灯下可见巩膜表层和巩膜本身均有水肿。若出现无血管区域,提示闭塞性脉管炎,预后不良。炎症消退后,病变区巩膜被瘢痕组织代替,巩膜变薄,葡萄膜颜色显露而呈蓝色。

合并症:可并发葡萄膜炎角膜炎白内障,因房角粘连可形成继发性青光眼。  

诊断检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前巩膜炎可表现为结节性、弥漫性和坏死性3种类型。

1、结节性前巩膜炎,占巩膜炎的44%。局部巩膜呈紫红色充血,炎症侵润与肿胀,形成结节样隆起。结节质硬,压痛,不能推动。40%病例可有数个结节,并可伴有表层巩膜炎

2、弥漫性前巩膜炎,本病相对良性,占40%。巩膜呈弥漫性充血,球结膜水肿。在60%的病例,炎症累及部分巩膜,而40%的病变累及整个前巩膜

3、坏死性巩膜炎是一种破坏性较大、常引起视力损害的巩膜炎症,约占14%。本型常双眼发病,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伴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60%的病人可发生眼部和全身并发症,40%导致视力丧失,29%在发病5年内多因血管炎而死亡。发病初期,表现为局部巩膜炎性斑块,病灶边缘炎性反应较中心重。眼痛明显,与巩膜炎症的征象不成比例。病理改变为巩膜外层血管发生闭塞性脉管炎,病灶及其周围出现无血管区,受累巩膜可坏死变薄,透显出脉络色泽。如果未及时治疗,巩膜病变可迅速向后和向周围蔓延扩展。炎症消退后,巩膜可呈蓝灰色外观,且有粗大的吻合血管围绕病灶区。另有一种炎性征象不明显的坏死性巩膜炎,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巩膜变薄、软化和坏死。虽然自发性穿孔较少见,但轻微外伤,或眼内压增高,即可能导致巩膜穿孔,因此本病又名串口性巩膜软化症恩,多数病人伴有长期的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方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病因治疗 如有感染存在,可应用抗生素

2、抗炎治疗

①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减轻结节性或弥漫性前巩膜炎的炎性反应。

②非甾体消炎药:仅局部滴不能控制巩膜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如吲哚美辛口服,25-50mg,2-3次/日,常可迅速缓解炎症和疼痛。

③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应适量口服,用于严重病例,或巩膜出现无血管区。禁用结膜下注射,以防造成巩膜穿孔。

免疫抑制剂:可考虑采用,如果巩膜有穿孔的危险,环磷酰胺有一定疗效。⑤如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应以阿托品散瞳。

3、异体巩膜移植术 用于坏死或穿孔的巩膜部位。  

用药安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做好眼部清洁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风湿病毒感染结节病麻风梅毒痛风等病。

除去病因,因结核引起者,当抗结核治疗;因风湿引起者,当抗风湿治疗,因感染性病灶引起者,当抗感染治疗,若因梅毒引起者,当驱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