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
磺酰脲类(SU)是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一个类型。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个问世的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类药物,目前已经研发出三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第一代磺酰脲类包括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因其具有肝脏毒性和容易发生低血糖,现已经极少应用;第二代磺酰脲类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和格列波脲等,因作用强,剂量小,毒性低而广泛用于临床;第三代磺酰脲类格列美脲,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剂量小,毒性低,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双重作用,不仅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血小板功能,尤其适用于冠心病患者。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胃肠不适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持久性低血糖症,老年纪肾功能不好的糖尿病人忌用。新型磺酰脲类降糖药较少引起低血糖。正因为本类药物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所以也称促胰岛素分泌剂。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胰岛β细胞膜含有磺酰脲受体及与之相偶联的ATP敏感的钾通道[Ik(ATP)],以及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当磺酰脲类药物与其受体相结合后,可阻滞Ik(ATP)而阻钾外流,致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外钙内流。胞内游离钙浓度增加后,触发胞吐作用及胰岛素的释放。长期服用且胰岛素已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的情况下,其降血糖作用仍然存在,这可能与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也可能与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有关。
该类药也可以分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两大类药,两类药的区别是:由于作用在胰岛β细胞上的位点不同,胰岛素分泌高峰和持续的时间不同。
磺脲类药起效慢,使刺激出的胰岛素达峰需1.5小时,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才能有效地降低餐后1小时的血糖,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而且该药作用时间长,对基础血糖也有降低作用,但该药主要针对降低餐后血糖。如果下餐未按时进餐易出现低血糖。
格列奈类药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该药的作用时间短,当餐后两小时血糖下降后该药的作用已基本消失,胰岛素分泌的量也相应减少,这就避免了下餐前低血糖。由此看来格列奈类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曲线非常类似正常人餐后胰岛素分泌曲线,这一特点是磺脲类药不能比拟的。应当注意的是,格列奈类药不能降低基础血糖,必须在基础血糖正常时才能使用。
目前有“马车理论”来形容几种不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磺脲类药和格列奈类药都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好比是“马鞭子”,马累了,跑得慢了,打它一鞭子马会跑得快一点儿,拉车的仍然是马(胰岛素),不是马鞭子。
体内过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磺酰脲类药物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其中多数药物在肝内氧化成羟基化合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磺酰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见表36-3。
甲苯磺丁脲作用最弱、维持时间最短,而氯磺丙脲t1/2最长,且排泄慢、每日只需给药一次。新型磺酰脲类作用较强,可维持24小时,每日只需给药1~2次。
表36-3 磺酰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 物 | 给药 途径 |
效强 | 血浆蛋白 结 合 |
作用持续时间(h) | t1/2 | 代谢途径 | 排泄 (经肝、肾) |
甲苯磺丁脲 | 口服 | + | >90% | 4~6 | 3~5 | 氧化 | 95% |
氯磺丙脲 | 口服 | +++ | >90% | 60 | 24~48 | 不代谢 | 90% |
格列本脲 | 口服 | ++++ | >90% | 24 | 10~16 | 氧化 | 50% |
格列吡嗪 | 口服 | ++++ | >90% | 24 | 3~7 | 氧化 | 90% |
临床应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糖尿病: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的患者用后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合理用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适用于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在用非促胰岛素分泌剂的基础上,餐后血糖尚未控制的病人与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应用,用中、长效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血糖基本达标后,餐后血糖尚未达标者与该药联合应用。虽然磺脲类药的作用是长效的,可以协助基础胰岛素有一定降低基础血糖的作用,但该药仍然是针对降低餐后血糖的。有的一天只服1次的长效磺脲类药(如格列苯脲)或磺脲类药的缓释剂(如缓释达美康),目前的理论有随着餐后血糖升高才有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说法。但是,吃了药不吃饭仍然有低血糖的危险,一般的做法还是不吃饭不吃此类降糖药。
不良反应[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胆汁郁积性黄疸及肝损害,一般在服药后1~2个月内发生。因此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持久性的低血糖症,常因药物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为甚。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较易发生,故老年糖尿病人不宜用氯磺丙脲。新型磺酰脲类较少引起低血糖。
药物相互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磺酰脲类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因此在蛋白结合上能与其他药物(如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发生竞争,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此外,氯丙嗪、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均可降低磺酰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文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杨宝峰主编
- 《希氏内科学》第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