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眼

来自医学百科

肚脐是胎儿与母亲胎盘相连接的地方,由脐带连接

Bkln2.jpg

脐带内含一根静脉、两根动脉,周围是胶状组织,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路。新生儿娩出后剪断并结扎脐带后,如果脐窝创面血管尚未闭合,有时会有少许渗血,加之脐凹易积水,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很容易引起小肚脐炎症,严重的甚至可发生败血症。  

检查防感染[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新生宝宝要每天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勿受尿便污染。可用75%酒精棉棍擦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面湿润。此时,仍需用酒精消毒,或涂2%龙胆紫以促使干燥;但龙胆紫易掩盖症状,故有人不主张使用。遇结痂时,应去除皮,彻底清洁底部。脐部切勿随便涂抹痱子粉等,以防感染。  

小儿肚脐异常信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在两周内脱落。如发现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均属异常,应及时诊治。

(1)脐炎:脐部流水或有脓性分泌物。脐轮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除局部消毒、清洗外可能还需用抗生素治疗,应去医院检查。若有发热泪盈眶、精神弱、吃奶差者,还应警惕有无败血症,需紧急求医,绝不能耽误。

(2)脐肉芽肿:脐带脱落后脐根部的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直径0.2~0.5厘米,表面湿润,有少量粘液或血性分泌物,日久不愈。需由医生用硝酸银烧灼或搔刮局部或电灼,一般均可以治愈;若无效则应手术切除。

(3)脐茸:脐带脱落后,其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粘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这种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粘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其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4)脐瘘: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粘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容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常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5)脐疝: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环的边缘。此为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有的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手术治疗。

(6)脐湿疹: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

www.changyitang.com  

从肚脐形状看健康状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肚脐又名肚脐眼,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神阙”。根据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详述如下:

1.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妇科疾病。

3.枣核形:女性肚脐若为枣核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枣核形肚脐

4.海蛇形:为肝硬化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