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疗法
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通过给病人吸氧,使缺氧状态得到改善。属吸入治疗范畴。
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氧气治疗的直接作用是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因血氧下降造成的组织缺氧,使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得以维持;也可减轻缺氧时心率、呼吸加快所增加的心、肺工作负担。给氧的效果因引起血氧下降的原因而异。呼吸系统疾患因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引起的缺氧,给氧后大都有较好的效果;而循环功能不良或贫血引起者,常规给氧只能部分地改善。
指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氧气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使动脉氧分压下降的患者,包括各种病因造成通气、换气不良的低氧血症以及心力衰竭、休克、心、胸外科手术后等情况。不同疾病给氧的指征不同,急性病患者给氧宜早。给氧的指征如下:急性缺氧的早期可有明显的烦躁不安、头痛、心率加快;紫绀:因肺部疾患引起紫绀的患者需给氧,但要排除末梢循环、血红蛋白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的紫绀;呼吸困难、呼吸过快或过慢,频繁的呼吸暂停;心功能不全或贫血患者。
判断给氧的确切指征是动脉氧分压。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下需给氧。通常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上时血氧饱和度多在90%以上,大多不需给氧。
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有普通给氧和特殊给氧二种方法。
普通给氧方法 有三种:
①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1~3L/min,婴幼儿0.5~1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30~40%左右,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张口呼吸者效果不好。
②开式口罩。口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入氧浓度可达40~60%左右。此法较舒适,可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
③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室温罩外尤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
特殊的给氧方法 有四种:
①控制性低流量给氧,用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时。这些患者血压下降同时常合并通气不足,吸氧后不少病人可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为此可采用控制性低流量给氧,每分钟氧流量不要超过1~2L,或用特制的文图里氏口罩,使吸入氧浓度保持在24~28%,此法可使病人动脉氧分压从有危害的50mmHg(6.7kPa)以下,升到较安全的60mmHg(8kPa)左右,而不至有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的危险。
②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简称CPAP)。此法对因肺内分流增加所致低氧血症效果明显。适用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血氧下降患者。“肺内分流”是因肺泡内渗出,肺不张等使肺泡不能通气,流经此部分肺泡的血液未经气体交换而混入动脉血流,形成静动脉混掺的现象。CPAP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呼吸道保持的正压(特别在呼气时),使已经或将要萎缩的肺泡扩张,避免肺泡早期闭合,改善氧气交换。此法不仅提高氧浓度,而且可以因减少“肺内分流”而改善换气功能。
③机械呼吸给氧。如应用呼吸器时的间歇正压通气给氧(简称IPPV)和呼气终末正压给氧(简称PEEP)。后者的原理和作用与CPAP相同。
④高压氧。在2~3个绝对大气压下于特殊加压舱内给患者供氧,主要用于一氧化碳中毒及减压病患者。
注意事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给氧只是一种对症疗法,给氧同时必须治疗引起血氧下降的原发病;同时改善通气功能,以利二氧化碳的排出;为了保证足够的氧供应,还需注意心功能的维持和贫血的纠正;急性病人给氧时要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正常范围(80~100mmHg,即10.7~13.3kPa),慢性病人氧分压维持在60mmHg(8kPa)以上即可。
氧中毒
长时间吸入60%以上高浓度的氧,氧自由基可损害细胞 DNA,影响体内一些酶系统,抑制细胞内(尤其是线粒体内)的代谢反应过程,使肺部发出病理改变。氧中毒可以是形成ARDS的重要因素。早期肺部出现以渗出为主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可有胸闷、咳嗽、呼吸道刺激症状等,病程2周以上,出现以增殖为主的病理变化,临床上紫绀和呼吸困难加重。氧中毒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长时间给氧,吸入氧浓度不要超过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