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酸尿症

来自医学百科

 苯丙酮酸尿症(phenylketonuria)

临床上常简称为 PKU (提取英文首字母),可怕的智力障碍遗传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同时也是一种代谢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缺陷引起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  

发病机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肝脏 经苯丙氨酸羟化酶及其辅因子的作用,生成酪氨酸用以合成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黑色素,也可进一步代谢生成尿黑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为机体提供能量。若苯丙氨酸羟化酶(或辅因子)缺乏或活性减低,致其主要代谢途径受阻。血液中游离苯丙氨酸浓度异常升高,次要代谢途径活跃,尿中苯丙酮酸增多,于是产生高苯丙氨酸血症及苯丙酮酸尿症。血液中升高的苯丙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在进入神经细胞时竞争转运系统,致神经细胞内氨基酸不平衡,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及神经突触的形成,造成大脑的不可逆性损害。  

临床表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经典苯丙酮酸尿症病人出生时很少有症状,在生后第一年的早期,患儿身体可有类似鼠尿的霉臭味。因苯丙氨酸的正常代谢产物酪氨酸减少,黑色素合成缺乏必要的原料,故患儿虹膜皮肤色素很淡,黑发人种的患儿毛发多为棕黄或黄色。患儿一年以后出现明显智力障碍、不会走路及说话、癫痫样发作、多动或有攻击行为,此外还可出现多汗流涎、震颤、小头畸型、牙釉质发育不良、生长速度减慢等。苯丙氨酸羟化酶辅因子再生系统有缺陷者神经系统症状更为严重,生后不久即可有吞咽困难,因而很难喂养。

诊断出现典型症状后诊断不难,但往往已经为时过晚。为及时做出诊断,目前我国医院都对所有新生儿做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新生儿筛选,且应在婴儿能摄入蛋白质(哺乳)后进行。PKU 与其他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的鉴别靠苯丙氨酸食物耐量试验。辅因子缺陷型病例的诊断需更特异的方法。基因诊断技术的进步使本病在胎儿期的诊断成为可能。  

治疗手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目前对PKU的治疗仅限于食疗法。

治疗方法是限制饮食中苯丙氨酸的摄入。市售低苯丙氨酸半合成食品可将每日苯丙氨酸摄入量限制在250~500毫克内。婴儿出生后60天内给予治疗者,体力和智力发育可正常。 治疗的时间要足够长,一般倾向于在8~10 岁后逐渐放松严格的限制,但若病情有所加重,则应重新恢复治疗。有辅因子缺陷的病例治疗更困难,单纯低苯丙氨酸饮食不能控制症状。因苯丙氨酸降解主要在肝脏进行,故有人建议用肝移植的方法为患者提供酶源以治疗本病。PKU女性妊娠期应继续予以治疗, 否则可致婴儿小头畸型及智力迟钝

食疗的根本原则是使患者摄入的苯丙氨酸仅仅满足人体所需苯丙氨酸的最小值。

本症是遗传代谢缺陷所致智力低下中较常见的类型,1934年由Folling首先描述,故又称Folling病。本病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因患者肝脏不能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以致食物中的苯丙氨酸不能被氧化成酪氨酸,只能在肾脏中被转氨酶变成苯丙酮酸。苯丙氨酸和其他代谢产物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具有毒性作用,而酪氨酸的形成障碍影响神经纤维在发育过程中髓鞘形成。其临床特点为严重智力低下,以言语障碍最为严重,85%的患者处于白痴呆水平。伴有运动机能障碍,肌张力或高或低,不能坐下,不能行走,或走路时躯体摇摆。毛发色浅或黄,皮肤白皙,眼睛虹膜色素偏黄或浅蓝色而呈典型碧眼症。皮肤湿疹也较多见,尿有特殊鼠尿臭味。可有锥体束征及其他病理反射。大多数患者脑电图异常

对PKU的根治,寄希望与基因疗法,但目前基因疗法尚处于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