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
种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目前常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有以下几种。
1.异硫氰酸荧光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FITC纯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溶剂。有两种异构体,其中异构体Ⅰ型在效率、稳定性与蛋白质结合力等方面都更优良。FITC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FITC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其主要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
2.四乙基罗丹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rhodamine, RB200) RB200为橘红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呈现橘红色荧光。
3.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nate, TRITC) TRITC为罗丹明的衍生物,呈紫红色粉末,较稳定。最大吸收光波长为 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与FITC的翠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因其荧光淬灭慢,也可用于单独标记染色。
4.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的物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某些化合物本身无荧光效应,一旦经酶作用便形成具有强荧光的物质。例如,4-甲基伞酮-β-D半乳糖苷受β-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分解成4-甲基伞酮,后者可发出荧光,激发光波长为360nm,发射光波长为450nm。其他如碱性磷酸酶的底物4-甲基伞酮磷酸盐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底物对羟基苯乙酸等。 5.镧系螯合物 某些3价稀土镧系元素如铕 (Eu3+)、铽 (Tb3+) 等的螯合物可发射特征性的荧光,而且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荧光素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摘要
第一章:荧光素定义及概况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理化性质
第三节:质量标准
第二章:荧光素生产技术
第一节:主要生产方法
第二节:技术革新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国内荧光素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国内生产企业现状
一、重点企业信息
二、企业地理分布
三、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第二节:国内荧光素产能、产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节:垂直整合度分析
第四节:产业集中度分析
第四章:国内荧光素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需求规模分析与预测
一、荧光素市场需求规模
二、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
三、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区域市场分析
第三节:销售渠道分析
第四节:产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荧光素价格及利润水平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荧光素原料供应情况分析
第七章:国外荧光素市场分析
第八章:荧光素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进出口量值
第二节:分国别进出口量值
第三节:分地区进出口量值
第四节:近期进出口分析与预测
第九章:荧光素发展的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第十章:荧光素拟建和在建项目
第十一章:报告结论和发展建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