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

来自医学百科

霉菌性阴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医学上把霉菌感染称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

霉菌感染的原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解剖上来讲,女性的外阴处于一个自然闭合的状态,保证阴道不和外界相通。阴道壁在平时前后壁也是闭合的状态,宫颈也是一个闭合状态。

另外,间接接触传染也是霉菌性阴道炎的一条传播途径。 接触哪些物品可能被传染阴道炎

接触被霉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当被感染者外阴阴道的念珠菌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发生霉菌性外阴阴道炎。

其他可导致阴道炎的行为 抗菌素消炎药是罪魁

大量服用抗菌素也可以导致阴道炎。只要用了抗生素无论是口服还是打针都会抑制阴道的乳酸杆菌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作。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大量服用抗菌素类药物。

频繁冲洗会致病

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另外,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

霉菌感染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目检阴道排泄物,诊断霉菌性阴道炎,通常并无困难。但对非典型病例,为了证实诊断,凡疑为带霉菌者,或了解治疗效果,必须作阴道分泌物检查。可直接取阴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一小滴等渗氯化钠溶液或10%~20%氢氧化钾溶液,加盖玻片,微加热镜检,红、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立即溶解,而霉菌即以线样纤维菌丝体(mycelia)的形式显示,并有微芽或分子孢子(conidia)贴附。但此法可靠性较低(60%)。如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容易辨认,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霉菌培养。此外,亦要注意相关的诱因,如有应用大剂量甾体激素广谱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血糖检查等。

霉菌感染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须与滴虫性阴道炎相鉴别多不困难。在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混入分泌物少许后作镜检如能发现有呈波形运动的毛滴虫,即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室湿过低时滴虫活动力也减低可将盐水稍加温后再检查。必要时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传染途径

念珠菌可寄生阴道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白念珠菌可互相传染。此外,少部分患者可经过性交直接传人及污染衣物间接传染。

霉菌性阴道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宫颈糜烂

盆腔炎 附件炎 宫颈炎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目检阴道排泄物,诊断霉菌性阴道炎,通常并无困难。但对非典型病例,为了证实诊断,凡疑为带霉菌者,或了解治疗效果,必须作阴道分泌物检查。可直接取阴道分泌物置玻片上,加一小滴等渗氯化钠溶液或10%~20%氢氧化钾溶液,加盖玻片,微加热镜检,红、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立即溶解,而霉菌即以线样纤维菌丝体(mycelia)的形式显示,并有微芽或分子孢子(conidia)贴附。但此法可靠性较低(60%)。如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容易辨认,可靠性可提高至80%。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霉菌培养。此外,亦要注意相关的诱因,如有应用大剂量甾体激素广谱抗生素史,及糖尿病患者需做尿糖血糖检查等。

霉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消除发病诱因。如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

2.讲究卫生,勤换内衣尤其是裤头。换下的衣物一定要煮熟消毒处理,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

3.阴道霉菌常与其他部位霉菌感染、并存或交互感染,如口腔肠道的霉菌等。必要时要在这些部位取材作霉菌镜检或培养。对有典型临床表现或/及霉菌阳性者,应及时治疗。

4.对于顽固性或经常反复发作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性传递也是导致复发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于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