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未登录
创建账户
登录
医学百科
搜索
查看“关格”的源代码
来自医学百科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更多
更多
语言
页面选项
Read
查看源代码
历史
←
关格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关格''',㈠病名。 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④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医醇剩义.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者,宜[[解郁]]和中,用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者,[[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者,和中[[大顺]]汤。通治关格用二气双调饮。 ㈡[[脉象]]名。[[人迎]]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⑶[[病理]]名词。阴阳均见偏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阳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也。” [[分类:中医]] 一病名。 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④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医醇剩义.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者,宜[[解郁]]和中,用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者,[[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者,和中大顺汤。通治关格用二气双调饮。 二[[脉象]]名。[[人迎]]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⑶[[病理]]名词。阴阳均见偏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阳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也。” 因脾阳亏损,肾阳衰微,浊邪壅盛,[[三焦]]不畅而引起的以小便不通、呕吐不止为特征的危重病证,关格是由多种[[疾病]]转化而来。感受外邪,或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过极,或久病不愈等,伤及脾肾之阳;或脾肾阳衰,水湿不化,邪浊壅滞三焦而发为关格。常见以下几种类型:①脾阳亏损 。证见[[尿少]]呕恶,形寒[[腹胀]],[[气短]][[纳呆]],肌肤[[水肿]],苔薄,脉濡细。治宜[[健脾]]温中,方用[[理中丸]]加味。②肾阳衰微。证见尿少或无、呕吐[[恶心]],神疲腰痠、肢冷面晦暗,甚则周身浮肿,苔薄,脉沉细。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 。③浊泛三焦。偏于上焦者,兼[[咳痰]]气急,[[呼吸]]低微,汗出肢冷,[[脉沉细数]],治宜健脾渗[[湿化]]痰,方用[[苓桂术甘汤]]。偏于中焦者,兼见肢倦[[无力]],[[厌食]]腹胀,面色无华,[[舌淡]]胖,脉沉细。治宜健脾温中,[[行气]][[化痰]],方用[[实脾饮]]。偏在下焦者,兼见[[手指]][[蠕动]],甚则[[神昏]][[抽搐]],[[舌红]]无苔,[[脉弦]]细数等[[肝风内动]]之候或出现面白气促,四肢厥冷,肌肤浮肿,舌淡苔灰,脉沉细欲绝等[[命门]][[衰竭]]之象,前者用[[大定风珠]]以[[平肝]][[潜阳]][[熄风]],后者用[[参附汤]]加味以温补命门。 关格治疗的[[辨证论治]] 脾[[肾衰]]败,湿浊内阻型【证见】 面色晦滞,尿少[[尿闭]],[[肢体浮肿]],[[恶心呕吐]],短气[[乏力]],纳呆厌食,[[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头痛]]烦躁或[[嗜睡]],甚则抽搐[[昏迷]]。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 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方药】 1.主方 [[附子理中]]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吴茱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熟[[附子]]12克,[[肉桂]]6克,[[党参]]30克,[[白术]]、[[茯苓]]、[[巴戟天]]、[[淫羊藿]]各15克,吴茱萸10克,[[法半夏]]18克,[[陈皮]]、[[生姜]]各9克。水煎服。 浮肿严重,尤其有[[胸水]]、[[腹水]]者,可加[[甘遂]]末0.5。l克([[空心胶囊]]装)吞服。 2.[[中成药]][[附桂理中]]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补肾大黄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制附子]]15~30克,生大黄15~30克,[[益母草]]15~30克,[[黄芪]]30—60克,[[芒硝]]10一20克。水煎服,或保留[[灌肠]]。 (2)[[牡蛎]]灌肠方(屠森《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7) 处方:牡蛎30克,生大黄、熟附子各10克。水煎去渣,保留灌肠,每日—2剂。 脾肾衰败,[[湿热]]互结型【证见】 [[面色萎黄]]或自光白,腰酸,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头目昏眩,[[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口有尿臭,或[[发热]],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而浊,脉弦数。 【治法】 补益脾肾,[[清热]]降浊。 【方药】 1.主方 [[温脾汤]](许叔微《本事方》)合[[黄连温胆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处方:熟附子15克,人参12克,大黄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9克,[[竹茹]]、[[枳实]]、生姜、[[黄连]]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每次4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大黄牡公汤(李荣亨《[[中医杂志]]》1988.3) 处方:大黄、[[蒲公英]]、牡蛎各30克,加水煎取药液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剂。 邪陷心肝。[[血热]]风动型【证见】 呕逆尿闭,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抽搐[[痉挛]],吐衄[[便血]]。舌头卷缩,舌红苔厚浊,脉弦细数。 【治法】 开窍[[凉血]]熄风。 【方药】 1.主方 [[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羚羊]][[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 处方:[[水牛角]](先煎)30克,[[生地黄]]20克,[[玄参]]、[[金银花]]各15克,黄连10克,[[羚羊角片]]3克(另煎),[[钩藤]]、[[白芍]]各18克,[[菊花]]、[[牡丹皮]]、竹茹、[[石菖蒲]]、[[郁金]]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清开灵注射液]],每次-60毫升,加入5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l一2次。 (2)[[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0毫升,溶于等渗[[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 关格治疗的其他[[疗法]] 1.外治法 用[[大蒜]]125克,捣烂,敷于两[[腰部]],每日1次。贴敷处先用[[凡士林]]涂过,以免敷后出现[[水泡]]。亦可以用[[苦酒]]和芒硝(量多少不论)涂腹上,以薄薄一层为度,外用油纸覆盖,每日~6次。 2.针灸疗法 关格吐逆小便小利,急宜先灸[[肾俞]]、[[气海]]、[[天枢]]等穴,针刺[[涌泉]]、水分等穴。 3.[[中药]]保留灌肠 用大黄、[[槐花]]各30克,崩大碗30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液汁,作保留灌肠,每日l~2次。 4.预防调护 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关格的原发病,如水肿、淋证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注意冷暖,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忌吃生冷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参看== *[[中医内科学/关格|《中医内科学》- 关格]]
返回至
关格
。
导航
导航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Wiki工具
Wiki工具
特殊页面
页面工具
页面工具
用户页面工具
更多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页面信息
页面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