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温度升高

来自医学百科

皮肤温度升高常见于红斑性肢痛。红斑性肢痛(erythermalgia)是一种肢端血管发生过度扩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温热环境中阵发性肢端发红、皮肤温度增高和烧灼样疼痛原发性者比较多见。本病属少见病。病人多为儿童或>40岁者。国外报导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约为2/1。但广州报告的433例中,青年女性最多,占92.86%,男女比率为1/13。

皮肤温度升高的原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血管运动中枢的某些障碍所致,故受累部位常呈对称性分布。有人认为是由于两侧肢体的浅表和深部动脉的血流增加,使皮肤循环量增加,皮肤发红而温度升高。扩张的小血管压迫和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烧灼样疼痛。也有人认为,本病与周围循环中五羟色胺增高,或皮肤微血管对热的反应过度缺乏血管正常收缩的对抗机理有关。此外,一些有害因子的作用,如皮肤慢性炎症紫外线损伤、受冻、烧伤擦伤等,都可使皮肤微血管的紧张性消失而诱致本病。偶有遗传性。

本病常无明显病理解剖变化,不伴有局部组织的器质性异常和营养性改变。主要同时累及双足,少数仅累及足底、足跟、足趾,手足同时发病者仅占3.3%,常呈对称性。发作取决于皮温,皮温升高到临界温度(31.7~36.1℃)以上即引起发作,在各患者中临界温度点相当恒定。血管扩张和其后的充血是皮温升高的原因。然而,血流增加不是主要的因素,因为症状一旦被温热诱发,即使用压脉带加压到收缩压水平以上使血流降到0时,症状仍可持续,提示病变的原因是皮肤痛纤维对热或扩张血管壁的张力的异常敏感性所致。发作时局部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充血,局部皮温升高(可达35~37℃),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

皮肤温度升高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常在温热环境中肢体下垂、站立或运动时,引起发作或使发作加重。局部皮温超过临界温度时常引起发作,夜间发作常较白昼为重。发作时的特点为两足对称性、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多为烧灼样,偶呈刺痛胀痛皮肤潮红充血,皮温增高伴出汗。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冷敷、抬高患肢或将足露出被外,局部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后可使发作缓解,皮色恢复正常。疼痛通常局限于足的拇趾和趾端,较少见的是在手的相应部位。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偶而伴有局部水肿。发作间歇期,肢端常遗留有轻度麻木或疼痛感,但不伴有溃疡坏疽神经营养障碍。

二、检查

(1)皮肤临界温度试验:将足或手浸泡在32~36℃水内,若有症状出现或症状加重即为阳性。

(2)甲皱微循环检查示毛细血管袢轮廓模糊、扩张,其内压力增高,给予热刺激后更为严重。

(3)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

(4)血管超声检查。

三、诊断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惧怕医生检查。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但少有肢端溃疡、坏疽。病程长及(或)病情重者症状不仅限于肢端,可扩及整个下肢及累及上肢。在一定诱因下,阵发性出现双足红、肿、热、痛等特点,常可作出诊断。

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红斑性肢痛症的诊断并不困难。本病大约60%为原发性。其他可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酒精中毒恶性贫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静脉机能不全、与糖尿病有关的周围神经炎,以及铊、汞或砷中毒糙皮病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皮肤温度升高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皮肤温度升高的鉴别诊断:

1、暂时性红斑性肢痛症血管疾病经完满的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随着远端灌注压的恢复,缺血区可有明显的反应性充血。这种现象称为“暂时性红斑性肢痛症”,其表现可能持续几天,甚至几周,应注意鉴别。

2、发热:发热(feVer,pyrexie)是指病理体温升高,是人体对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可见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热型和病程、特异的临床特点,一般诊断较易;但有部分发热患者,热程长,无特异体征,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资料,常被称为发热待查或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这些患者体内多有潜在性病灶,只是短期内尚未查清,经过临床观察和特殊检查,其中大多数最后可明确诊断,约10%的患者,虽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病程拖延数月,说明对长期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的确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课题。

3、弛张热:弛张热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5、中枢性发热: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6、心火:心火在中医学指人体的内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中医有心在地为火之说故称。

7、不规则热:某些发热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热型,此热型发生在发热性疾病的极期。热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不规则热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一、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常在温热环境中肢体下垂、站立或运动时,引起发作或使发作加重。局部皮温超过临界温度时常引起发作,夜间发作常较白昼为重。发作时的特点为两足对称性、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多为烧灼样,偶呈刺痛胀痛皮肤潮红充血,皮温增高伴出汗。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增强。冷敷、抬高患肢或将足露出被外,局部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后可使发作缓解,皮色恢复正常。疼痛通常局限于足的拇趾和趾端,较少见的是在手的相应部位。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偶而伴有局部水肿。发作间歇期,肢端常遗留有轻度麻木或疼痛感,但不伴有溃疡坏疽神经营养障碍。

二、检查

(1)皮肤临界温度试验:将足或手浸泡在32~36℃水内,若有症状出现或症状加重即为阳性。

(2)甲皱微循环检查示毛细血管袢轮廓模糊、扩张,其内压力增高,给予热刺激后更为严重。

(3)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

(4)血管超声检查。

三、诊断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可急可缓,多同时累及两侧肢端,以双足更为多见。表现为足趾、足底、手指手掌发红、动脉搏动增强,皮肤温度升高,伴有难以忍爱的烧灼样疼痛。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通常持续数小时。受热、环境温度升高,运动、行立、足下垂或对患肢的抚摸均可导致临床发作或症状加剧;静卧休息、抬高患肢、患肢暴露于冷空气中或浸泡于冷水中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患者不愿穿着鞋、袜及将四肢放于被内,惧怕医生检查。肢端可有客观感觉减退,指(趾)甲增厚肌肉萎缩,但少有肢端溃疡、坏疽。病程长及(或)病情重者症状不仅限于肢端,可扩及整个下肢及累及上肢。在一定诱因下,阵发性出现双足红、肿、热、痛等特点,常可作出诊断。

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红斑性肢痛症的诊断并不困难。本病大约60%为原发性。其他可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病酒精中毒恶性贫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静脉机能不全、与糖尿病有关的周围神经炎,以及铊、汞或砷中毒糙皮病等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皮肤温度升高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患者宜穿多孔的凉鞋,夜间睡眠时足部不宜覆盖,足部尽量避免暴露于温热的环境中,特别是干热。发作重者可搬到气温达不到引起疼痛发作的临界温度以下的地方居住。但亦不宜用冰块或冰水局部降温的方法来缓解发作,以免损伤肢端血管周围神经,反而使发作持续或加重。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