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

来自医学百科

皮肤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有20%的人有皮肤过敏现象。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皮肤过敏

病因及发病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年龄增长,使皮肤分泌功能退化,皮肤在岁月的消磨下,会变得较薄,它的保护层功能亦随之减弱。
  • 长期暴露在阳光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烟雾、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红外线,均会损害皮肤,因为它们产生的游离子能破坏皮肤的脂质保护层。
  • 劣质化妆品或不当药物伤害。
  • 生理因素,压力、精神紧张情绪低落,都会减弱皮肤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护机能亦随之减慢。如内分泌紊乱。
  • 天气:面对天气的转变,肌肤亦需要额外的适应,例如在寒冷天气中,如果皮肤没有充分滋润的话,便很容易受到伤害。
  • 添加剂:一些护肤品中的成分如防腐、染料、乳化剂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肤变得敏感。
  • 特异体质。

临床表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皮肤过敏症状是发痒,同时也可能会伴有红肿干屑、水泡,或病灶结痂渗出液化等症状;这些病灶的形状与大小各有不同。偶尔可能会发生胸部紧绷、麻木、肿胀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是皮肤过敏了。其他皮肤过敏症状还包括包括发痒、打喷嚏流鼻水、泪眼、皮疹气道阻塞,或如荨麻疹皮肤症状。在极罕见的情况下,过敏反应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例如一种称作过敏性休克症状。

皮肤过敏图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有明显的接触异物史及典型过敏症状,一般可作出诊断。部分较为“隐形”的过敏源可能不易发现,反复发生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性表现,应努力寻找过敏源。

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急性湿疹:病因较复杂,皮疹为多形性、对称性,易反复发作多有糜烂渗出,班贴试验阳性。

预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首先应停用所有的化妆品,前三天要停用所有的护肤品,让皮肤有缓冲的时间。

2.这期间可以大量使用喷雾产品,药妆品牌的喷雾有很好的舒缓及镇静作用,对敏感的现象有缓解功效。

3.如果平时使用的是低敏性护肤品还可继续使用;而如果使用后皮肤仍有过敏现象,也要停止使用。

4.可以将棉花纱布充分吸附注射用生理盐水,敷在敏感部位,这种注射用生理盐水比较安全,渗透力好,具有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的功用。通常几天后红肿现象便会消除。

5.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各种抑制炎症的药膏,这对皮肤不安全,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健康。

6.注意防晒,避免曝晒,敏感肌肤皮层较薄,对紫外线比较没有防御能力。经常曝晒会使皮肤变薄,更容易受到刺激。

西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治疗法就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酮替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等。其缺点是抗组胺治疗只对组胺这种过敏介质起作用,对其它过敏介质引起的过敏作用不大。抗组胺药物暂时解决了过敏症状,但是过敏发生的基础没有改变,在过敏原刺激下,过敏介质仍在不断释放,所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即使一时好了,仍会反复发作。

抗过敏药物还包括: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必要时候可选用。

一般认为只要脱离过敏源,便可恢复正常。辅以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一般无大碍。部分过敏性体质病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及时抢救。

护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应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让皮肤有缓冲的时间,如果平时就使用低敏性护肤品,便可继续使用;如果是初次或偶尔发生敏感现象,而平日又不使用低敏感性保养品,那麽就要选择具有消炎镇静作用的皮肤专用保养品,在用清水洗脸之后使用。如果有持续发红的现象,就要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也可将棉花纱布充分沾湿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后,敷在脸上敏感的部位,这种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安全性高、渗透力好,具有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的功用,一般而言,几天以后,红肿现象便会消除。

2、强化肌肤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对策,如睡眠充足、饮食充足均衡、情绪和谐、远离污染环境及过敏原、减少皮肤的刺激等。轻微的敏感只要处置得宜,很快便会恢复,严重时则要迅速就医。

3、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副肾皮质荷尔蒙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

对于治疗皮肤过敏的外用激素类药物如皮炎平尤卓尔 (丁酸氢化可的松 )、艾洛松 (糠酸莫米松 )等,应注意 :

a.不要涂在脸上 ,因为这类药会引起表皮萎缩色素沉着等,对面部皮肤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b.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并非对所有的皮肤瘙痒都有效,把体癣疥疮等误认为是过敏而盲目使用这类药物 ,是目前患者自主用药中一个很常见的误区。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