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调养

来自医学百科

精神调养(self mental care),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绪及心理活动以使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中医学认为,精神与形体的协调一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精神的异常变化能够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主张调身调心、护形先守神。

源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养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的见解。庄子则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孔子认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颐养天年中的重要意义。《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的思想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此后历代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唐代孙思邈提出“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十二少的摄生原则。历代重要的文献有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王珪著《泰定养生主论》。还有著者佚名的《彭祖摄生养性论》、石成金的《长生秘诀》,清代沈嘉澍的《养病庸言》、尤乘的《寿世青编》等。

理论

形与神俱才可尽终其天年,是精神调养的基本理论。养生的目的不仅是使人们的身体无病,而且要使人的精神健康,并保持形神的和谐统一。

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表现,狭义的神则指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所谓调神,也就是调心。中医认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说明心神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宰地位。正是由于心神的统帅作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才能维持正常的机能,并能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寿延矣”。所以,历代医家都强调养生首当养心调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此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属于五脏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并不会致病,而且有利于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功能,促进心身健康。但是情感刺激如果超过了人的调节能力,就会引起阴阳气血失和、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疾病,甚或促人早夭,所以精神调养旨在不使七情过激。

方法

精神调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内守

使人的思想保持在一种少思、少欲、淡泊宁静状态的养生方法。调神贵在一个“静”字。恬淡虚无,在传统的精神调养方法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深受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但中医学的调神与道佛家消极的去世离俗、无欲无求、修仙行佛的方法有着根本的区别。人有各种欲望是自然的,只是不可过度,所谓“恬淡”是针对心神的易“躁乱”而言。凡人不能无思,但要适度用神、善于用神,摒除各种妄念,不奢求浮荣,不为利欲所诱惑,而“以公义胜私欲”,使心神专注于事业和工作等方面,自能“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或者在工作学习之余,闭目定志,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心静神清的状态,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修德养性

通过加强品德修养以保健防病的养生方法。人的情操是否高尚及性格是否豁达,直接影响情绪的变化。大凡高寿者都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所以历代养生家都强调道德习性的涵养,如“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诚勤身心,常修善事”等。修德养性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以寻找精神寄托,这是增强理智、控制不良情绪的最根本措施。如果胸无大志、唯利是图,遇到不如意之事,便急躁、焦虑忧郁,甚或暴怒不止,则易导致气血乖乱,疾病丛生,使人早夭。其次应当培养多种爱好,如琴、棋、书、画、钓鱼、旅游、音乐、养花、习练气功等,以怡情养心。

调和七情

通过控制过激的七情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常会遇到一些失意、悲观、愤怒、激动之事,对此要有所节制。首先是要放下各种精神包袱,勿患得患失,古代养生家强调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少滋味、摒虚妄、除嫉妒。人应当时常保持乐观,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其次是要善于排除恼怒、悲哀、惊恐等不良情绪。对于忿怒之情,当避免。遇到不尽人意之事,要克制自己,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还可采用“以情胜情”之法加以排除,做到心安而不惧,神清而气全。

顺时调神

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行精神调摄的养生方法。顺时调神是“天人相应”这一整体思想在精神调摄中的具体运用。它包括依据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和一日昼夜晨昏更迭进行调摄两项内容。①依据季节变化顺时调神。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天万物萌发、生机勃勃,人的情志也应愉快乐观,以促进阳气的升发。但肝旺于春,情志也不宜过分激动,免致肝之疏泄太过,而生诸疾。夏季万物茂盛、开花结果,人的性情也应充实欢愉,但夏季暑气酷烈,人体阳气发外、伏阴在内,易脱精神,宜常留空歇清静之处,以澄和心神。秋季天高气爽、万物萧条、阳气内收、阴寒渐生,人也应当收敛神气,勿外其志。此季因自然界的萧条凄凉,人也易产生悲凉抑郁的心情,如果失于调摄,往往引动宿疾。所以,秋季勿思虑愤怒激动太过,以使心志平和。冬三月,天地闭藏,阳气内伏,此时正是修养生机的最佳时令,更须调和心志,宜温暖衣衾、调配饮食、适其寒温,但也不宜过温过热,以免引火入心,使人烦躁,此季尤不宜暴喜暴怒,以免神气涣散、阳气受损。②按照一日昼夜晨昏的变化顺时调神。早晨及上午,人体阳气旺盛,其精神也应与之相应,精神焕发,振奋向上,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暮晚机体阳气收敛,人也宜静息休养,精神内守,减少或停止一些使人易于发生情绪波动的活动,以使人的精神与一日阴阳的变化相适应。

不同人的调神

除上述原则和方法外,老年人、妇女、儿童还须根据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

①老人精神调养。老年人随着年事增高,体力和智力将逐渐减退,这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往往会有不适应感,容易产生悲观、消极、失望等心理。老年人退离休后,也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孤单寂寞的感觉。这种异常的情绪变化是促使老年人发病或早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尤当注意精神调摄。首先,应当认识到老年生理机能的衰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并从饮食、起居、导引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调养,推迟衰老的到来。其次,老年人的生活不宜过分单调,更不要整日守家孤坐,无所事事,应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和社会活动,多培养一些个人爱好,如养鸟、种花、书法、绘画以及各种体育锻炼等,而且仍应合理用脑。这样既可摆脱孤独和寂寞,又能养心益智、增强体质,有利于抵抗衰老。另外,老年人的精神调养还有赖于社会和家庭,各方应当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②女性精神调养。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现象,其精神调养也应与其相适应。月经期因冲任气血的变化,常表现出情绪的异常,如激动、易怒、烦躁,这种异常的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诱发或加重多种月经病。因此,女性在月经期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激七情。孕期妇女血聚胎元,以养胞胎,常会出现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这是正常的变化,但孕妇的情绪常因之而变得不够稳定。此时若调摄失宜,易引发妊娠恶阻子痫等病。因此,孕妇当调心神、和情性、节减嗜欲,庶事清静,保持神清气全,以有利于母体和胎儿的健康。临产时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产妇要情绪稳定。若心有疑虑,则气结血滞而不顺,多致难产产褥期的妇女多虚多瘀,极易为七情所伤,尤当注意调摄得法。许多妇女因此期调养失宜而发生产后病,甚或影响终身健康。哺乳期的妇女要喂养婴儿,其异常情绪既有损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婴儿的发育。五十岁前后,女性进入绝经期,冲任虚衰,月经由异常而渐渐停止,此期女性受此影响,精神烦躁、诸症纷纭,旁人须多加体谅,自身亦须注意控制,尽量使心情平和,善于排解无端而成的郁怒情绪,养性修身,可以保平安。③小儿精神调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神气怯弱,极易因外界强烈的刺激而致病,如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暴受惊恐等,特别是婴幼儿更应避免各种恶性刺激。由于小儿不明事理,其精神调养需靠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来进行引导。应从婴幼儿起就开始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对于小儿不可过分溺爱,放纵其性,否则易养成狭隘、自私、任性、缺乏理智的性格;但也不可过分严厉,动辄打骂,否则也易于形成孤僻胆怯的性格,这都影响小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合理的方式应当是与小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采用小儿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学龄前儿童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智力发展较快,求知欲很强,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其影响极大,应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再如学龄期儿童,体力和智力发育旺盛,也是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此时儿童性格多变,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家长和教师应密切配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孩子的身心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