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11:59的版本 (以“'''肾动脉狭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病理解剖表现为肾动脉的狭窄(管腔缩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肾动脉狭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病理解剖表现为肾动脉的狭窄(管腔缩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病情严重时可造成肾功能衰竭。只要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血管重新通畅后,高血压可被治愈,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指的提出的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但如果是由双侧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则ACEI为禁忌。

双侧肾动脉狭窄

病因病理

肾动脉狭窄stenosis of renal artery引起的肾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5%-10%。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肌纤维增生症。前者多见于老年人,后二者常见于青年人,尤其是女性。

临床表现

有持续性的高血压,有时上肢可无脉搏触及,而上肢及下肢血压有时亦可有显著差别。体检常可闻及肾动脉区有杂音,分辨性尿量的测定,患侧可明显减少。本病引起高血压不容易发现,容易误诊。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

高血压的表现与一般的高血压差别不大。可参看高血压

影像学表现

1.血管造影:是确诊肾动脉狭窄的唯一方法。不同病因的狭窄,造影表现可有一定差异。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部或近端1/3。粥样斑块狭窄多呈偏心性,较大斑块突入管腔可表现为充盈缺损,狭窄段后可出现梭形扩张。腹主动脉常同时可见迂曲、延长、扩张及狭窄等动脉硬化的表现。

肾动脉肌纤维增生症:肾动脉狭窄多位于中或远端1/3,呈长或短段向心性狭窄,常伴有狭窄后扩张,典型者因多发节段性狭窄使肾动脉呈串珠状表现。主动脉或其他动脉无狭窄及扩张等异常表现。

多发性大动脉炎: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段,狭窄段光滑呈管状,常伴有狭窄后扩张,腹主动脉、骼总动脉或胸主动脉同时有狭窄与扩张相间,甚至动脉瘤扩张表现。

2.B超表现:作为筛选有无缺血肾萎缩有一定意义。缺血肾体积小,但形态及内部回声正常。彩超可显示肾动脉狭窄,但因肾动脉较小,常显示不太清楚,容易误诊。

3.CT表现:作为筛选检查除清楚显示肾大小及轮廓外,动态增强扫描早期有时可见肾皮质边缘强化,提示有肾缺血后肾包膜侧支循环供血现象。

4.MR表现:从冠状和矢状位可显示缺血性肾萎缩的全貌,其内部皮髓质分界清楚,有时可显示狭窄的肾动脉,确诊仍需依靠血管造影。

鉴别诊断

肾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包括:

①肾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一般为肾动脉全段纤细伴肾发育不良

萎缩肾盂肾炎:肾动脉主干无局限性狭窄,肾内动脉普遍变细并常相互靠拢或呈卷曲状,肾实质萎缩伴外形不规则,无肾动脉狭窄后扩张及侧支循环表现。  

治疗

1.肾动脉成形术(PTRA) 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1)指征:①高血压,若上肢血压测不出,则参考下肢血压水平;②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管腔狭窄大于50%,不伴明显肾萎缩者;③肾动脉狭窄远近端收缩压差大于30mmHg或平均压差大于20mmHg者;④单侧肾动脉狭窄RVRP≥1.5和健侧肾静脉PRA/远端下腔静脉PRA<1.3;⑤肾动脉无钙化者;⑥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对上述各项指标应从造影形态及功能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方能正确选择扩张指征。若肾动脉开口完全阻塞或其远端分支有多发狭窄或缺血侧肾脏重度萎缩者,则不宜做PTRA。

(2)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肾血管性高血压,防止肾功能衰竭。扩张术的疗效与病因有密切关系,以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疗效最佳,痊愈或改善者达95.5%,其次为大动脉炎84%,动脉粥样硬化仅54.5%。

2.外科手术 根据病情可考虑采用血管重建术或自体肾移植术,若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肾功能严重受损或丧失,或肾动脉分支广泛病变,可考虑行肾切除术。对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手术与肾动脉成形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3.药物治疗 对于不适合上述介入性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本病对一般降压药物反应不佳,可用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单功能肾(自然或人工移植)属于绝对禁忌证。对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可考虑用转换酶抑制剂。单侧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用AECI,虽可使狭窄一侧肾血流压减少,GFR下降,但健侧肾血流增加,GFR增加。由于对全身性AngⅡ与肾内AngⅡ阻断,使肾钠排除明显增加,对侧肾压力-利钠作用明显恢复,细胞外液与血管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下降,但用药期间也应注意肾功改变。

预后

血管造影的回顾性研究表明,40%~70%的狭窄呈进行性发展。9%~15%患者于28~56个月内病变血管完全堵塞,于此同时出现严重视网膜病变恶性高血压。狭窄血管完全堵塞的危险因素是:①最初血管造影时肾动脉狭窄>75%以上;②超声检查时肾动脉狭窄>60%以上;③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是肾动脉狭窄进展的敏感性指标。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

1.降血压治疗 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肾功能稳定者,或有介入治疗、手术治

疗禁忌证者,可单独给予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控制血压,稳定肾功能,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但降压治疗对肾动脉狭窄的进展影响甚微,而且20%~50%患者在ACE抑制剂治疗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如果同时应用利尿剂会加重这一负性反应。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ACE抑制剂,因为ACE抑制剂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肾功能损害加重。即使是单侧肾动脉狭窄,ACE抑制剂虽未显示肾功能损害加重的征象,亦应避免应用。

2.近年来泌尿外科的飞速发展,使肾动脉狭窄的预后大大改善 肾动脉的纤

维肌性病变可选择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术后80%~95%患者血压下降。动脉粥样斑块所致肾动脉狭窄,如为单侧者可应用药物。经皮血管内成形术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包括肾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自身肾脏移植术,手术成功率90%。肾切除为不宜上述术者的最后选择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