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粘连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06:54的版本 (以“所谓胸膜粘连就是相对两层的胸膜粘着了。这种病变是由肺结核胸膜炎以及胸部损伤后引发的。其原因是在...”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所谓胸膜粘连就是相对两层的胸膜粘着了。这种病变是由肺结核胸膜炎以及胸部损伤后引发的。其原因是在这类伤患者的胸膜腔内往往会有渗出积液,一旦积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着在胸膜上,便可导致胸膜增厚,如果纤维蛋白不断沉着,相对的两层胸膜就逐渐粘着了,或者胸膜腔内有肉芽组织增生,也可导致胸膜增厚以至粘连。

简介

所谓胸膜粘连就是相对两层的胸膜粘着了。这种病变是由肺结核、胸膜炎以及胸部损伤后引发的。其原因是在这类伤患者的胸膜腔内往往会有渗出的积液,一旦积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着在胸膜上,便可导致胸膜增厚,如果纤维蛋白不断沉着,相对的两层胸膜就逐渐粘着了,或者胸膜腔内有肉芽组织增生,也可导致胸膜增厚以至粘连。

胸膜增厚和粘连,有局限性和广泛性之分。广泛的脏层的粘连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广泛的壁层的粘连会导致肋间隙变狭,胸廓缩小。局限性的常发生在肋膈角处,导致该处的横膈运动减弱。胸膜也可以出现较广泛的层样增厚和粘连,不但会引起肋间隙缩小,纵膈向患侧移位,脊柱向对侧侧凸,横膈上升,而且会使肺门上提,气管向患侧移位,胸膜粘连除膜状的外,还有一种索状的,主要发生在胸壁与一处肺表面之间。这种粘连是由肺的上部病变造成的。

在临床上见到的患者,往往既有胸膜增厚,又有胸膜粘连。其临床症状表现各有所异,但是,普遍会有胸部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膜粘连也是一种顽疾。有关专家对待这种病变的办法是:以防为主,使用抗菌消炎药控制炎症的发展,如果粘连已经形成症状突出,那就施以手术以松解粘连。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的效果都不能令医患双方满意,尤其是手术疗法,不但病人痛苦大,又容易造成新的胸膜粘连和胸膜钙化

胸膜粘连的病理是由于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膜上,或有肉芽组织增生,可导致胸膜增厚,若有相对两层胸膜粘着就成胸膜粘连。胸膜增厚和粘连是胸膜炎或胸膜积液的结果。胸膜增厚可为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广泛的脏层胸膜增厚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广泛的壁层胸膜增厚可使肋间隙变狭,胸廓缩小。

所以只要胸膜腔内有渗出的积液,积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着在胸膜上,便可导致胸膜增厚,如果纤维蛋白不断沉着,相对的两层胸膜就逐渐粘着了,或者胸膜腔内有肉芽组织增生,也可导致胸膜增厚以至粘连。  

影像学表现

局限性的胸膜增厚和粘连,常见于肋膈角处,使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变平。透视下可见该处横膈运动减弱。

胸膜亦可有较广泛的层样增厚及粘连,若厚度不大,又位于前胸壁或后胸壁,则可以不引起明显的X线改变,当胸膜增厚达到一定厚度时,则使患侧肺野密度增高,当转至切线位时,可在胸廓内缘和肺野之间有一层边缘清晰的锐利阴影。大量的胸膜增厚和粘连可引起肋间隙的缩小,纵隔向患侧移位,脊柱向对侧侧凸,横隔上升。病变广泛者可使患例肺门上提,气管向患侧移位。

另有一种索状胸膜粘连,在气胸和肺受压萎陷时较易见到,显示为胸壁与一处肺表面之间有一条边缘清晰的索状致密影相连。索状胸膜粘连往往是贴近胸膜的肺部病灶所引起的胸膜改变。常见于结核并好发于上肺。  

产生胸膜粘连的疾病包括

1.胸腔积血血胸)一般为胸部损伤所致。

2.胸腔内积脓脓胸)可由肺炎肺脓肿向胸腔扩散所致。

3.腔内乳糜液积聚(乳糜胸)是由胸腔内主要淋巴管胸导管)受损或肿瘤阻塞导管所致。

4.吸虫病肺部主要表现为有浸润囊肿结节硬结阴影,但亦可发现胸膜粘连增厚;肺炎性假瘤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少数亦可有胸膜粘连影。

5.矽肺晚期由于肺部纤维组织收缩牵拉和粘连,横膈可呈现"天幕状"影像,可见肺底胸膜粘连。

6.胸腔内高胆固醇液体积聚发生于某些慢性胸腔积液,如结核病(多见,不再赘述)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尸解半数以上有粘连性胸膜炎,常见于严重晚期病人)所致者。

以上都是病理产生,亦有人为产生的,如:恶性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复发性非恶性胸腔积液,向胸腔内注入胸膜粘连剂,如强力霉素溶液或滑石粉等,导致两层胸膜相互粘连,消除了液体和气体积聚的空间。  

胸膜粘连的治疗——中药治疗胸膜粘连26例

胸膜炎恢复阶段及治愈后常有胸膜粘连出现,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胸部闷重不适、胸痛等,深呼吸时明显。胸膜粘连属中医学中的“胸痹”、“C026瘕”等范畴。其病理特点属气滞血瘀。笔者近七年来运用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3~60岁;单侧者25例,双侧者1例;病程半个月~4年。本组病例均经胸透确诊,且胸水均已消失。  

治疗方法

中药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散结止痛为主。基本方:当归川芎元胡枳壳五灵脂泽兰各15g,桃仁10~15g,红花、土虫各10g,莪术20g,丝瓜络牡蛎(先煎)各30g。日1剂,分3次水煎服。18岁以下者量酌减。乏力者加党参15g、黄芪25g、白术15g;盗汗者加地骨皮15g、百合15g、浮小麦15g;胸痛明显者加郁金15g、橘络15g;骨蒸潮热者加鳖甲20g、秦艽15g。抗痨不足半年者继服三联或二联抗痨药至少达半年。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胸透检查,胸膜粘连增厚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透示粘连增厚范围缩小;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粘连范围无缩小或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粘连范围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粘连范围无缩小。本组经治疗,治愈5例(19.2%),显效11例(42.3%),好转8例(30.8%),无效2例(7.6%),总有效率92.4%。一般服药1~3天,临床症状开始减轻,服药1~3个月,临床症状及胸透无进一步改善时停药。  

典型病例

邢某,男,42岁,农民。患者因胸膜粘连于1998年3月21日来诊。患者2个月前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经抗痨、抗炎、抽胸水等治疗,半个月前胸透示胸水消失,右侧胸膜粘连。现右侧胸痛,胸闷不适,深呼吸时明显,轻度乏力,胸透提示较半个月前无明显变化,舌质淡红,苔薄少,脉沉弦。诊断为胸痹。治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散结止痛,益气补肺之剂。当归、白术、桃仁、川芎、元胡、五灵脂、泽兰、枳壳各15g、土虫10g、莪术,黄精各20、黄芪25g、丝瓜络、牡蛎(先煎)各30g,日1剂,分3次水煎服。同时继服西药异烟肼0.3/日,晨起顿服利福平0.45/日,睡前顿服。2剂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服30剂时症状已完全消失,胸透示右胸膜粘连基本消失,前方减枳壳、黄精,加山萸肉10g、甘草6g,再服30剂,胸透复查已无胸膜粘连,遂停服中药。嘱继以二联西药抗痨至半年。  

体会

胸膜炎以结核性居多,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多伴有胸腔积液。一旦失治、治疗不当或病情较重,极易合并胸膜粘连增厚,其发生机理为纤维蛋白沉着所致。活血化瘀能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最终病变软化、吸收,病情趋向痊愈。本组的疗效分析结果:病史小于4个月的患者占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患者的比例数分别为5/5、8/11、3/8、0/2,揭示及早治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