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老化

来自医学百科

面部老化是人体老化的主要表现,包括面部皱纹,上下睑袋的形成(尤其是下睑袋),鼻唇沟的加深,以及双下颌的形成等。通常又可将面部的皱折和皱纹分为:直立性皱折线、动力性皱折线、重力性皱折线和综合性皱折线。

(一)直立性皱折线

直立性皱折线是一些可能在出生时就已存在的自然皱折线,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幼儿时期的膜脂消失后变得更为明显而已。这些皱折线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出老化的进程表现,仅是作为整形外科的重要性而被强调,它们是由于皮肤过多,或由于某些区域的弯曲和伸展而形成,通常在面颈部的后侧和前外侧易被发现,呈横向排列或横向相交,数目为1—3条。

(二 ) 动力性皱折线

动力性皱折线是由于面部表情肌活动时对皮肤的反复牵拉所致。其产生的时间和数量因人而异,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通常是在青春时期由于额部肌肉的活动就开始在额部产生了动力性的皱纹(即额纹的出现),额纹的位置、数量、深浅度和连续性是不同的,基本上是横行的,从颞窝的前缘跨过额部延伸至对侧,一旦形成后,在静止状态时它会变得极为明显。

其次则是在20岁后,由于眼轮匝肌的收缩而出现的皱纹即鱼尾纹,通常是在眼外眦处,通常被称为“爪纹”或“笑纹”,其位置、数目和深度是变化不定的。在外眦处呈放射状、扇形分布的,以后可逐渐向外下方发展,这些皱纹从下睑的外侧向颧弓延伸。

眉间皱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表情习惯,其垂直的皱纹是由皱眉肌的活动所致。皱纹的多少、深浅、长短和规律性都是因人而变的,起源于皱眉肌的中间下半部分,沿鼻侧在鼻根的两侧缘行走,而且成弯曲状,跨过眉间向上时变为直线,终止于前额的中下区,中心区经常有一条或更多的垂直皱纹形成,有时可延伸至前额部的发际边缘。

鼻根处的水平皱纹相对不引入注目,通常为短的横纹,在深浅和数目上呈不规则状,可有1—3条,主要是由于plocerus的活动所致。

鼻小柱下缘处有时可会出现水平皱纹,主要是由鼻中隔降肌所致。人在50岁时,围绕口周的皱纹也会出现,初时先发生于上唇,以后逐渐出现于下唇,是由于口轮匝肌的收缩性牵拉所致。呈垂直状,其数目、深浅和长短的变化无规律性。

由于颊部肌肉活动也会在颊部平面产生不规则的“酒窝状皱纹”,这种情况并非任何人都有,但是在某些人可能会变得极为突出。

(三)重力性皱纹

重力性皱纹是不知不觉形成的,而且其发生的时间也是千变万化的,通常是在40岁或以后才变得比较明显,是由皮肤松弛与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皮肤、皮下组织的改变,伴随动力性皱折的形成,以及面部骨骼结构的萎缩和牙齿、牙槽突的脱落,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松弛、没有衬垫的皮肤覆被下垂,此时整个面部和颈部的重力皱纹就非常明显,而且好似是起源于其下层骨性突出部位(眶周边缘、颧骨下颌骨)。上眼睑的皮肤变得水平方向的多余,且趋向于在睫毛上形成一疏松的皱襞,尤其是在眼睑的外1/3处,以后逐渐下垂至眶上缘的下边,且形成了多余的上睑皮肤。下眼睑也能发生类似的变化。上下眼睑都会受眶隔脂肪的膨出影口向而形成睑袋。随着年龄的增长,眶隔脂肪可能萎缩,致使眶内眼球看起来更加凹陷。

由于皮下脂肪的逐渐消退,尤其是颊部脂肪垫处,可使面颊部变得凹陷,而且颧弓至下颌处的皮肤在垂直线上悬挂形成了“下颌”的特征。作为整体萎缩的结果,在全颜面和颈部则形成了继发性的皱纹,更为明显的则是颊部、唇部、颏部、耳前区、颈后颈部的前区,以后逐渐累及鼻子和耳垂,会形成继发性的与鼻唇沟相平行的沟,起源于口角,向颏部的外下方走向,这些皱纹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口周压缩肌的牵拉,但是更主要的取决于重力的影响。

颈部也相应地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重力对水平面的直立性皱折线的影响更突出,于颏下处形成垂直的皱纹。在静态时,水平的直立性皱折线变得更加严重突出和持久,在颈后区形成了继发性的相互交错的皱纹。

当颏下部没有脂肪垫来填充相互交织的空间时,由于颈部皮肤下颈阔肌的交织纤维的牵拉,在颈部就会形成两条长的直线状的“火鸡样”皱纹,从下颌下缘的两侧开始,经常被下颌所重叠,终止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颏下区可能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改变(在不同的人体上)。在某些有家族倾向的个体中,会产生过多的颏下脂肪,它与肥胖无一定的必然联系。

Gonzalez-Ulloa和Flores在描述老化过程中发生的面部容貌改变时,重点强调了脂肪组织萎缩减弱了对眼睑组织的支撑作用,因而导致了眼睑内眶隔脂肪的膨出。

有人应用头颅X线片评估了面颈部老化中的有关变化,发现了眉毛、口角和颈部组织的重力性改变,眉毛的急剧变化通常发生于24—40岁间,最大的鼻唇沟的下降发生率发生在50岁以后,颈部组织下垂的发生率在25—55岁间最高(颈部与面部平面之间的角度)。

(四)综合性皱纹

它是以上几种皱纹的综合作用,其中鼻唇沟处的皱纹是重力性和动力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代表着唇部皮肤与其下方口轮匝肌紧密相连及颊部皮肤与面颊脂肪垫连接较疏松的结合区,鼻唇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唇上方肌的眶下纤维和颧部纤维及颧肌纤维的牵拉所致。鼻唇沟通常是起自鼻翼软骨后向下外方延伸,其长度及深度因人而异,通常是终止于距口角1cm处,也可以向下延伸至下颌,参与“下颌”的形成。在重力的作用下,鼻唇沟外侧皮肤、皮下组织向下移位,加深了鼻唇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