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医学堂

来自医学百科

北洋军医学堂始创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今天中华民国国防医学院(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NDMC),或称国防医学中心的前身。以此称谓使中华民国国防医学院成为中华民国军事院校中历史最悠久之学府。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校由1902年11月,为当时的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所创立,聘请日本驻军医院的院长陆军二等军医正平贺精次郎为总教习,以徐华清担任总办。专门培养北洋陆军军医为目的,最初学生为四十人,从天津附近居民中招募。最初地址在天津南斜街原浙江会馆馆址的中国房屋充任校舍(天津东门外海运局旧址)。从同年十二月开始授课,以后学生每年增加,校舍感到狭小,所以到了1906年6月,在海河北岸的河北新区黄纬路盖建新校舍,同年十二月竣工,学校搬迁。新校舍是欧式楼房,能容纳二百名。现有学生一百五十名,分为三个班。在1907年2月,第一期毕业生三十五名,全都担任官职,配属北洋各镇。学校因为抗战和内战几经迁徙、更名,所以鲜为人知,学校也失去最初的面貌,而且人们经常把它和保定军医学堂相混淆。

年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02年(清光绪28年)袁世凯于天津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开始招收医科学生。

1906年(清光绪32年)移至天津黄纬路。

1912年(民国元年)因为被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

1914年(民国7年)迁至北京。

1928年(民国17年)该校被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学校迁至南京汉府街。

1936年(民国25年)更名为军医学校。

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华,9月迁往广州。

1938年(民国27年)广州危急,学校先迁往桂林,后迁至贵州安顺。

1947年(民国36年)迁到上海江湾,转年学校改组,与军医预备团及陆军卫训所合并为国防医学院。

模板:See

学校概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校的教职人员,在徐华清总办及平贺精次郎总教习之外,作为日本教习有医学士高桥刚吉、陆军一等军医我妻孝助、陆军一等军医医学士味冈平六、一等药剂官药学士宫川渔男等4人。其他还有汉文教习、日文教习、体操教习(中国武官)各1人。监督、会计、庶务等全都是中国人。

北洋军医学堂的规则,摘要如下:

1. 本学堂专以培养陆军人才为宗旨。学生毕业后直接向个营派遣,充当医官。不准另行就业。

2. 本学堂以研究东西医学为正课,兼习物理化学,以及英文、日文和汉文。其课程,

此外,还有贯通每年的军事体操课。

3. 教职员设有总办、会办、监督、文案、出纳各1名。教习设有总教习1名,专科教习4名,国文教习2名。

4. 学生定员是100名,4年毕业。入学资格是年龄必须在18至25岁,资质聪敏、身体强壮、文理通顺者,在考试的基础上,准许临时入学。3个月后经过复试,准许正式入学。

5. 一切学资全部由官方供给。每月供给各生饭费4两。另外给与零用钱,上级生每月6两,下级生每月3两。其他还供给笔、纸、墨、书籍以及茶、灯、烛等。此外年终考试中达到最优等者,酌给奖赏;连续获得优等者,每月增给零用钱作为奖励。

6. 学生毕业后担任军医长,在职经过3年者,由练兵处选拔成绩显著者担任副军医官,经过任职6年工作勤劳卓著者,升任正军医。此外,选拔毕业生中优等者,到海外留学,学习专门医科。

7. 聘请精通医学兼懂东西方文字的翻译1名,选择东西医学之所长,编译成书,以备教学之用。

(以上所述只是学校在北洋军医学堂的称谓下的学校概况,以后的学校概况请参考国防医学院的内容)

附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北洋军医学堂下辖医院两家。一家为北洋军医学堂旧址改建北洋防疫医院。一家为河北金家窑原三岔河口水师营旧址上改建的天津官医院。

参考文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天津史志丛刊. 1, 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 [地方志] / 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编 ; 侯振彤译 (1986年4月第1版) 内部发行

外部链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