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免疫应答的概念与过程

来自医学百科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但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是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逐步深化和建立较为完整的概念。在免疫学发展的早期,人们发现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可在血液中检测出抗体,而对抗原是不产生应答的,其指导学说为侧链学说和指令学说。

进入近代免疫学时期,已知淋巴细胞可能是抗体产生细胞,但尚无直接证明,实验认为抗原只对抗体产生细胞起选择激发作用,并且认为抗体只是由单一淋巴细胞克隆完成的,彼此无关联。在这一时期已证明除存在体液免疫外,还存在有细胞免疫。对“自己”抗原提出了自身耐受的概念,在打破自身耐受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身免疫现象,并证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有自身抗体存在。这一时期的指导学说是由Burnet提出的细胞系克隆选择学说

进入现代免疫学时期,已证明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存在有结构复杂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同时也证明了免疫应答是由多细胞系完成的。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的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正常免疫生理条件下,它们处于动态平衡,借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状态。抗原进入可激发免疫系统打破了这种平衡,从而诱发了免疫应答,再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在此时期还证明了自身耐受是由多种机制形成的,存在着生理性“自身识别”与病理性“自身识别”。其指导学说是由Jerne提出的免疫网络学说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为了解免疫应答过程提供了细胞学基础。虽然免疫应答过程的效应表现,主要是以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但体内和体外的实验已证明,这二种免疫应答的产生都是由多细胞系完成的,即由单核吞噬细胞系、T细胞和B细胞来完成的。所以免疫应答过程不是单一细胞系的行为,而是多细胞系相互作用的复杂行为。这一过程包括:①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过程,即抗原分子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②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过程,即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③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排异作用。(表11-1)。

表11-1 免疫应答过程

识别 活化与分化 效应
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递抗原的识别 受体的交联
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
细胞增殖与分化
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
靶细胞或分子的排异作用
引起组织的损作用(炎症
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抗原→

T
B
T与B细胞的境殖与分化
抗体的产生与释放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
效应T细胞的产生
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
抗体分子
效应T细胞
免疫增强系统
补体分子
细胞因子
K/NK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排异
或排已

免疫保护
免疫病理
抗感染
抗肿瘤
自身免疫
变态反应
移植排斥
移植物抗
宿主反应

对免疫应答过程的了解,就是要对上述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现已主证明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既表现相互协同又表现相互拮抗,同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由其分泌的介质完成的。近年来的实验又证明,免疫细胞在其相互作用中,可表现为具有组织相容性基因的限制性,即所谓MHC限制性,表明免疫细胞的活动是受遗传控制的。上述发现,既揭示了免疫应答过程的复杂性,又反映了它是严密控制和精细的调节过程,这对保持机体自身免疫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目前对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已由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入了基因水平,虽然如此,对这一复杂过程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众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1.抗原识别阶段此阶段可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呈递和对抗原的识别,分别由Mφ、T和B细胞完成。

2.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此阶段可包括抗原识别细胞膜受体的交联、膜信号产生与传递、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主要由T和B细胞完成。

3.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此阶段主要包括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非已细胞或分子的清除作用,即所谓排异效应,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此阶段除抗体和效应T细胞参予外,即非特异免疫细胞和分子参加才能完成排异和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