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疗法
感应电疗法(Faradization)
感应电流又称法拉第(Faraday)电流,应用这种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这种电流是1831年由法拉第发现,是一种古老的电流疗法。
物理特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感应电流是用电磁应原理产生的一种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所谓双相,是指它在一个周期内有两个方向(一个负波、一个正波)。所谓不对称,是指其负波是低平的,正波是高尖的。它的频率在60~80Hz之间,故属低频范围。其周期在12.5~15.7ms之间,其尖峰部分类似一狭窄的三角形电流,t有效(正向脉冲持续时间)为1~2ms。峰值电压约40~60伏。感应电流的两相中,主要有作用的是高尖部分,其低平部分由于电压过低而常无生理的治疗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用电子管或晶体管仪器产生出类似感应电流中的高尖部分而无低平部分的尖波电流,称为新感应电流,如图3.2.2。也有人将频率50~100Hz,t有效0.1~1ms的三角波或锯龆齿波统称为感应电流。
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
1.电解作用不明显 因感应电流是双相的,通电时,电场中组织内的离子呈两个方向来回移动,因此感应电引起的电解远不如直流电明显。
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 为了兴奋正常运动神经和肌肉,除需要一定的电流强度外,尚需要一定的通电时间。如对运动神经和肌肉,脉冲持续时间(t有效)应分别达到0.03和1ms。感应电的高尖部分,除有足够的电压外,其t有效在1ms以上,因此,当电压(或电流),达到上述组织的兴奋阈时,就可以兴奋正常的运动神经或肌肉。
在人体当脉冲电流频率大于20Hz时,即可能使肌肉发生不完全强直性收缩,当频率上升到50~60Hz以上,肌肉即发生完全的强直性收缩,感应电流的频率在60~80Hz之间,所以当感应电连续作用于正常肌肉时,可引起完全强直性收缩。由于强直收缩的力量可以达到单收缩的四倍,所以,这种收缩对肌肉锻炼是有益的。
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由于其时值较长,甚至高达正常值(1ms)的50~200倍,而感应电脉冲持续时间仅1ms左右,故感应电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作用,对部分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作用减弱。
(二)感应电的治疗作用
1.防治肌萎缩当神经操损伤或受压迫时,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这时脑的冲动就不能通过损害局部而达到该神经支配的肌肉,结果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或因较长时间制动术(如石膏绷带、夹板等)后出现的废用性肌萎缩等,此时,神经和肌肉本身均无明显病变,故可应用感应电流刺激这种暂时丧失运动的肌肉,使之发生被动收缩,从而防治肌萎缩。
2.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 感应电刺激可加强肌肉活动,增加组织间的相对运动,可使轻度的粘连松解。同时当肌肉强烈收缩时,其中的静脉和淋巴管即被挤压排空,肌肉松弛时,静脉和淋巴管随之扩张和充盈,因此用电刺激肌肉产生有节律的收缩,可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
3.止痛 感应电刺激穴位或病变部位,可降低神经兴奋性,产生镇痛效果。临床上用来治疗神经炎,神经痛和用作针刺麻醉。
设备与治疗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设备
感应电疗法的仪器(感应电流电疗机)、导线、金属电极板、衬垫以及电极固定用品均与直流电疗法相同。但在感应电疗法中,所用的电极还有手柄电极,滚动电极等。
(二)治疗方法
1.感应电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似,唯衬垫可稍薄些。感应电流的治疗剂量不易精确计算,一般分强、中、弱三种,强量可见肌肉出现强直收缩;中等量可见肌肉微弱收缩;弱量则无肌肉收缩,但患者有感觉。
2.常用治疗方法有
(1)固定法两个等大的电极(点状、小片状或大片状电极)并置于病变的两侧或两端(并置法)或在治疗部位对置(对置法)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
(2)移动法 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也可固定作断续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约100cm2)置相应部位固定。
(3)电兴奋法 两个圆形电极(直径3cm)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矩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
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感应电疗法常用于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血循环障碍、声嘶、便秘、癔症性麻痹等。
附:处方举例
1.感应电流手柄电极作用胫前肌运动点,100cm2的电极置于腰骶部。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的足背屈运动为准,每通电1-2秒,休息1.5-2秒,每分钟刺激10-20次。每次5分钟,每日-2次,共20次。
适应证 胫前肌废用性萎缩
2.感应电流作用于下腹部。以两个100-150cm2的电极分别置于下腹膀胱区及腰骶部。电流强度以引起腹肌收缩为准。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适应证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