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血管瘤

来自医学百科

动静脉血管瘤(arteriovenous hemangioma)1956年首先由Biberstein和Jessner以曲张性动脉瘤Cirsoid aneurysm报告。本病为良性肿瘤,有人认为来源于皮肤动脉,有人则认为可能为血管球Sucquet-Hoyer管的错构瘤增生

动静脉血管瘤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动静脉血管瘤的症状

本病较常见,好发于中老年,偶亦见于儿童。男性多见。皮损为单发性红或紫色丘疹,大小不等1mm到3cm,平均4~6mm,好发于头或颈部,可发生于皮肤黏膜。通常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痛或痒感。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即可诊断本病。

动静脉血管瘤的诊断

动静脉血管瘤的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界限清楚,无包膜,真皮浅层和真皮中部见由厚壁和薄壁血管紧密混合构成。通常以厚壁血管居多。血管衬里为单层内皮细胞。偶见机化和再通的血栓。在大多数肿瘤中可见具有内弹力膜的真正动脉结构。

动静脉血管瘤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汤药内服法:

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此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药物外用法:

中医外敷法治疗血管瘤主要是通过把中药熬制成水剂或把粉剂调制成膏剂,外敷在血管瘤患处。和中药内服法是一样的道理,对于一些位置比较表浅的血管瘤或皮表的毛细血管瘤,患者要注意避免中药的刺激和一些腐蚀作用引起血管瘤破溃出血继发感染等情况,反而给患者增加痛苦不说还留下难看的疤痕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之艾灸:

艾灸这种中医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多年前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一部分地区和医生把艾灸用来灼烧血管瘤,以期通过物理的方法去掉血管瘤。而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血管瘤,容易使血管瘤破溃出血,同时也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可谓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所以后来逐渐被取缔。

动静脉血管瘤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手术切除。可采用手术或射波刀的方法

(二)预后

动静脉血管瘤的护理

血管组织发生的肿瘤称为血管瘤,其中80%属先天性的。血管瘤属于良性,生长缓慢,很少恶变。

毛细血管瘤:为表浅的毛细血管扩张、曲折、迂回而成。多见于婴儿,大多数为女性。出生时即可发现皮肤有红点或小红斑,逐渐长大,红色加深并且隆起。毛细血管瘤的增大速度常比婴儿发育更快。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放松后恢复红色。可用冷冻疗法或手术切除,也可用X线照射治疗。

动静脉血管瘤吃什么好?

饮食禁忌:  不要吃辛辣食物,它会刺激肠胃,增大血管的负担,过咸的食物也是如此。在血管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

患者宜多吃: 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肿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

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蒜苔、韭黄、菜花、包心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食疗方:

芪虎汤 .药物组成 黄芪30g 生苡米30g 虎杖15g 鸡血藤15g 当归l0g 何首乌10g 菟丝子1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制剂用法 上药文火煎3次,取药液500ml,1日分3次服完.每日剂,20日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此疗方对于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您也可以使用一下此疗方: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剂,早,晚分服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