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浅部真菌
来自医学百科
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Dermatophytes),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Ringworm),分为三属,共37个种。(表20-1)
癣症病灶可见有隔菌丝和关节孢子,菌丝深入角化组织内生成营养菌丝体,纵横交织成网状,孢子可排列成链状或零散分布,在病发上可见孢子在毛干外排成厚鞘(毛外型感染)或毛干内排列成串(毛内型感染)。在沙保氏培养基孵育1~3周,可生成丝状型菌落,产生各种孢子和菌丝。根据菌落形态与色泽,菌丝的构造与形态,大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小分生孢子的有无及排列形式等,可作为鉴别种属的重要依据(见表20-2、图20-1)。
表20-1 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
属 名 | 种数 | 侵犯部位 | ||
皮肤 | 指甲 | 毛皮 | ||
毛癣菌属(Trichophyfon)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fon) 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 |
21 1 15 |
+ + + |
+ + - |
+ - + |
表20-2 癣菌的培养特征
属名 | 肉眼菌落外观 | 镜检培养的真菌 | ||||
性 状 | 颜 色 | 大分子孢子 | 小分子孢子 | 厚膜孢子 | 菌丝特殊形态 | |
毛癣菌 | 绒絮状粉粒状或蜡样 | 灰白、淡红、红、紫、黄、橙、棕 | 细长棒状,壁较薄,数目少或无 | 丛生呈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 | 有时可见 | 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 |
表皮癣菌 | 绒絮状 粉粒状 |
黄绿色 | 卵形或粗棒状壁较薄,数目多 | 无 | 数目较多 | 球拍状 |
小孢子癣菌 | 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 | 灰白、橘红、棕黄 | 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或少不一定 | 卵形或棒状,不呈葡萄状,不常见 | 比较常见 | 结节状、梳状、球拍状 |
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见表20-3)
表20-3 癣菌与癣病的关系
病名 | 癣 菌 |
发癣 | 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石膏样毛癣功菌,奥杜盘氏小孢子癣菌 |
须癣 | 红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
体癣 | 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小孢子癣菌属 |
股癣 |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狗小孢子癣菌 |
脚癣 |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 |
黄癣 | 许兰氏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 |
甲癣 | 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 |
叠癣 | 同心性毛癣菌 |
我国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氏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此外如足癣抓破时,癣菌成份入血,可传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呈现丘疹水泡。在病损处找不到癣菌,称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
癣病患者可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用毛癣菌素(Trichphytin)作皮肤试验,出现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