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时间

来自医学百科
Bkfsq.jpg

法国的柏格桑提出的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概念。他把传统的时间称为空间时间,或客观时间,这就是用空间的固定概念来说明时间。按照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依次延伸,发展,是表宽度和数量的概念。心理时间称为主观时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互相渗透,表强度和质量的概念:他认为人越是进入意识深处,空间时间越不适用,只有心理时间才有意义,在心理深处从来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界线。

心理时间,主要指银幕上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心路历程,即人物的所思、所想,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外化为形象的。但在影视中却可以根据人的主观需要,把人的各种心态外化为可见的形象。

心理时间也是一种表现人的意识流的意象化的时间,即心灵时间,或表现性时间流程。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是法国导演阿伦.雷乃拍摄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时间的体验

甲、乙二人约定时间于某展览馆入门处相见,一同参观展览。甲按时到达;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

乙说:“迟到了一会儿。”甲说:“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一会儿’,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10分钟。”甲说:“起码1小时。”

客观时间是半小时,乙估计“最多不到10分钟”,甲估计“起码1小时”。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

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可见,爱因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

在同样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什么会有长短不同的感觉呢?这首先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在我们上面举的事例中,甲腿都站酸了,干等着,乙与故友久别重逢,寒暄说话。一个活动内容枯燥,一个活动内容热烈有趣,难免造成时间知觉上的差异。其次,情绪和态度影响人对时间的估计也是明显的,在上面的举例中,爱因斯坦指出的就是这种因素。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总之,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但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然而人们却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时间错觉,利用时间错觉,使某些实践活动,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  

与时间有关的几点推论

(1)时间有质量:时间像一块砖头(或者一块巨石)有重量。但它的质量只能作用于人的心理,现实生活中的称量工具(杆秤、弹簧秤、磅秤、地磅、天平等)称不出它的质量。一个普遍的规律是,时间(如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越长,它的质量就越大,对心理的压力就越大。当时间的质量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人会发生一些特殊的言语和肢体变化,比如自言自语、抓耳挠腮,甚至发疯。

(2)时间有弹性:现实的单位时间是恒定的(如手表的一秒钟),但心理的单位时间却有弹性。根据个人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的差异,同样的一秒钟,每个个体的心理时间和现实时间有出入。比如,你心理感知的时间过去了10分钟,但你的手表却已经过去了20分钟,或者相反,仅仅只过去了1分钟。

(3)影响时间弹性的因素:A、心理预期,即你希望时间变快或变慢的想法。大多数时候,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相反。也就是说,当你有了希望时间变快的想法之后,时间却往往会变慢。同时,心理预期越强烈,实际的变化就越大。即,你越希望时间变快,它就越是慢。B、心理状态。一般来说(特殊状态下的心理不在考虑之列),积极的心理状态(如高兴、快乐)会让单位时间变快。反之则慢。C、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会让单位时间变快,但也会使单位时间变慢。而散漫的注意力(比如无所事事)只会让单位时间变慢。

(4)推论:时间质量的大小由时间的长短决定,时间越短,它的质量就越小,对心理的压迫就轻;时间越长,它的质量就越大,对心理的压迫就重。因此,要让时间的质量变小,除了改变心理状态,还可以尝试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适度的紧张状态,比如做一做填字游戏、听音乐等。  

关于爱和恨对时间的影响的分析

《三段论》是一首诗。现在看来,这首诗的三段论是站不住脚的。它最大的漏洞在于,将物理重量与心理重量混为一谈,以高速状态下的棒球会增加重量推断出特快火车中的爱与恨会变重。实际的情况是,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会使单位时间变慢,从而使时间变长,增加时间的质量,进而对心理造成压迫,使旅途不堪重负。

可是爱呢?恋爱状态中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由此可见,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但是当相爱的两个人分开以后,爱转变为消极的心理状态,让单位时间变慢,这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原因。而单位时间变慢,会使时间变长,时间的质量变大,对心理的压迫就越重,而心理状态作用于生理状态,所以就出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后果。因此,他觉得,带着爱或者恨独自上路(比如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心理时间往往在机械化的动作中减缓甚至静止,而客观时间是依然在流逝的,所以机械化动作导致的时间变化并没有办法弥补,只能祈求少一点这样的机械化动作。

机械心理时间跟波动心理时间是影响本体感受客观时间变化的两个因素,我猜想,当大脑陷入缓慢思考甚至静止思考或者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全身的神经都会因为大脑的异常活动而失去正常的频率,或快,或慢,因为神经系统已经不再按照正常频率活动,所以感应外界客观时间也会变得过敏或者迟钝。例如太关注客观时间的流逝,频率就会运转过快,超过了客观时间,从而在心理上觉得客观时间过得太慢。同样如果是感应迟钝的话,客观时间超过了本体的频率,自然觉得时间很快。

其实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的心理状态比较好想象,大概就是如刚才所说的对客观时间过度敏感,从而失去正常测算客观时间的心理状态。

但要想象那种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的心理状态,仿佛就要复杂多了。

第一种,自身强制性需要使身体变得缓慢,企图用身体的迟钝换来时间的迟钝,但时间不会因此改变,所以当强制性消失或暂时消失的时候,便发现时间跟心理预想的要慢,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自己觉得舒服或开心的时候,简单举个有趣的例子:跟一个绝色美人一起坐在火炉边聊天——时间变快了,其实是身体刻意变慢了。

第二种,半完全或完全忽略了时间。例如不分日夜地工作而且工作本身的确具有必要性,那样的话时间便会继续以不受注意的形式运行下去。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个人总有他变得很忙的时候,例如工作学习,尤其是流线型的工作跟学习过程会让人忽略随机应变的思考能力变得机械化,因为流线型的工作必然具有其固定规律,即使是脑力耗费量很大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固定规律,例如围棋也有它的定式,考试也有它计算书写中的必然先后次序,这些已经是约定俗成没有必要通过思考来达到偶然的创新。在这种前提下,大脑自然会发出指令让思考缓慢或者静止。

其实有些已经陷入思考缓慢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机械过程中有过一些反思,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个猜测:思考惰性。在长期的机械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反思过程会因为大脑太久没有产生积极性而随着本体大脑惯性而消失,这就是思考惰性。因为大脑不可能陷入全静止状态而会有一些短暂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多少会涉及自身机械性的反思,但这些反思会随着惰性而消失。因为大脑也会同时判断利益获取与否,在同等前提底下,尤其是需要机械性行动的前提下大脑会自动判断回复机械是最佳做法,那么一些偶然的思考也只是显示大脑没有陷入停顿的一个信号而已。

等待到不需要机械活动的时候,大脑自然会回复正常思考状态,而那时候就会意识到时间为什么过得如此快了。

心理时间最近频繁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出现,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无论如何,这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来来回回,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