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胸膜炎
化脓性胸膜炎(脓胸)是胸部常见病之一,是指胸膜腔受致病菌感染,形成脓液的积聚。依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两大类。按病原致病菌的不同,分为化脓性、结核性及其他特异病原性脓胸。根据胸膜腔受累的范围可分为局限性(包囊性)脓胸和全脓胸。
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急性脓胸主要是由于胸膜腔的继发性感染所致。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肺部感染:约50%的急性脓胸继发于肺部炎性病变之后。肺脓肿可直接侵及胸膜或破溃产生急性脓胸。
(二)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纵隔脓肿、膈下脓肿或肝脓肿,致病菌经淋巴组织或直接穿破侵入胸膜腔,可形成单侧或双侧脓胸。
(三)胸部手术:术后脓胸多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合并发生。有较少一部分是由于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四)胸部创伤:胸部穿透伤后,由于弹片、衣服碎屑等异物可将致病菌带入胸膜腔,加之常有血胸,易形成化脓性感染。
(五)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可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此类多见于婴幼儿或体弱的病人。
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患者常有胸痛、发热、呼吸急促、脉快、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如为肺炎后急性脓胸,多有肺炎后1~2周出现胸痛、持续高烧的病史。
检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X线检查因胸膜腔积液的量和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3.超声波检查可见积液反射波,能明确积液范围并可作出准确定位,有助于确定穿刺部位。
4.脓胸的确诊,必须做胸腔穿刺抽得脓液。并作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及抗菌素敏感试验,依此选用有效的抗菌素治疗。
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急性脓胸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除脓液、全身支持治疗三个面。
(一)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足量的抗菌素(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以静脉给药为好,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二)排除脓液:是脓胸治疗的关键。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用穿刺及胸腔内注入抗菌素治疗,多可获得满意效果。年龄再大的患者,应尽早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脓液。引流术后定期行X线检查,随时调整胸引管;保证引流通畅,鼓励病人多下地活动。
(三)全身支持治疗:应包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并输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