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病

来自医学百科

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is)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原发性症状、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内完全正常的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遗传在该病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病前人格特征:有的好交际,热情、活泼、精力旺盛;有的安静,有节制,缺乏自信,易于悲观;有的交替性地出现轻度的愉快与忧伤。情感高涨或低落是该病的主导症状。临床上有躁狂症抑郁症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躁狂症的特点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病人欢快、喜悦,但是易被激惹而发怒;思潮加快,说话滔滔不绝,随境转移;精力旺盛,睡眠减少,活动增多,爱管闲事,性欲亢进;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可出现夸大妄想,遇挫时可出现被妄想,这些妄想是继发性的,随着情绪恢复正常 ,妄想也随之消失。抑郁症的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弱;病人忧伤、自责、绝望,严重者有自杀观念及行动;脑力迟钝,联想困难,沉默寡言,兴趣索然,犹豫不决,反应缓慢,活动减少,甚至呈木僵状态;另有一些病人伴有情绪焦虑,表现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知如何是好。躯体性症状有失眠、乏力食欲减退性功能低下等。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可出现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在躯体性症状的背景上,可出现疑病妄想 ,这些妄想是继发性的,随着情绪恢复正常,躯体性症状消失,妄想也随之消失。病程呈周期性发作;有的病人躁狂症与抑郁症交替发作,有的则只有躁狂症或抑郁症;躁狂症或抑郁症每次发作的平均时间约为6 个月 ,每次发作后即间歇期内完全恢复正常,精神活动完整而无衰退。

躁狂症应用碳酸锂抗精神病药和电痉挛治疗;抑郁症应用电痉挛和抗抑郁药治疗;躁狂和抑郁频繁交替出现者 ,应用碳酸锂治疗和预防。

情感性精神病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亦称循环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经常呈现忧郁少动期和愉快多动期,中间期是正常的。本病是以感情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上述各期分别称为忧郁症和狂燥症。另外亦有不交替出现,而仅出现一种病态者。本病被认为是素质性疾病。从本病和肥胖有一定关连性来看,本病的发生可以想像有某种生理学的过程,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有优性遗传说和三元性因子说(1个优性因子和2个劣性因子),从经验遗传预后学或精神医学的实际经验来看,优性遗传说最为有力,但也不容否定,有些事实说明是和劣性遗传有关,这个关系是很复杂的。本病和精神分裂症不同,不是长期持续性的重症精神缺陷。根据勒克森伯格(H.Luxenburger)的统计,一般人发病率为0.44%,这和日本的情况大体上是一致的,没有民族的差别。

情感性精神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仍然是情感性精神病的首选治疗。及时治疗者一般预后较好。首次治疗成功与否决定病程及其发展变化。因此,帮助患儿系统的进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家长要克服急切地丢掉孩子的“精神病”帽子的心理作用,与医生密切配合,完成全部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