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结核瘤

来自医学百科

椎管内结核瘤椎管硬脊膜内或硬脊膜外侵犯脊髓的结核性肉芽肿

椎管内结核瘤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椎管内结核瘤是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结核菌绝大多数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经血行播散到椎管内,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变也可以直接播散侵犯脊髓

(二)发病机制

椎管内结核瘤可以发生在脊髓的任何一个节段,可以是硬脊膜内髓内外的,也可以是硬脊膜外的,以脊髓内的病变相对多见。

硬脊膜外的结核病灶常呈环状,紧贴于硬膜难以分离,硬膜可变厚达3~5mm,呈环状收缩而压迫脊髓,病灶质地往往较硬。这种环状收缩多未直接侵犯脊髓,手术时可进行纵行切开硬脊膜减压。

硬脊膜内脊髓外结核球为最多见的一型,多为质硬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直径一般小于3cm,暗黄色,常与硬脊膜、软膜及脊髓紧密粘连。

脊髓内结核球,病灶边界清晰,质硬呈灰白色,大小不一,直径常在7~10mm之间。

组织学检查可见结核球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是肉芽组织,可见郎汉斯巨细胞和类上皮细胞

椎管内结核瘤的症状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男女性别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病程发展较快,但比化脓硬脊膜外脓肿相对缓慢,一般为6个月,很少超过1年。80%以上的病人有肺结核或肺外其他结核病史,对脊髓的压迫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的过程,硬膜外结核球常有背痛神经根刺激症状,脊髓内结核球很少引起疼痛症状,脊髓压迫症状以病灶以下平面肢体瘫痪、麻木,和大小便障碍为常见。

椎管内结核瘤临床表现为多样化,症状不易与其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如在儿童或青年出现椎管内占位症状,过去又有结核病史或其他部位有结核病灶,血沉增快脑脊液白细胞增加,氯化物降低,即应高度怀疑椎管内结核瘤的可能。MRI检查对明确诊断有一定帮助。

椎管内结核瘤的诊断

椎管内结核瘤的检查化验

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氯化物降低或正常。血沉加快,动力学试验呈完全性梗阻。

脊柱X线平片正常,脊髓碘剂造影表现为完全性梗阻。MRI的T1W1为略高信号,T2 W1略低信号。

椎管内结核瘤的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如硬脊膜外脓肿硬脊膜外血肿以及椎管内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可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

椎管内结核瘤的并发症

无特别并发症

椎管内结核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于易感人群接种抗结核的疫苗,可预防椎管内结核瘤的形成。

椎管内结核瘤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临床诊断一旦确定,即应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病灶粘连紧密不易分离者,不应勉强分离,以避免损伤正常脊髓组织,若能将结核球行部分切除,且不缝合硬脊膜,使尚未受侵犯的脊髓组织从受压迫中解脱出来,再加以抗结核治疗,控制结核病灶的发展,并促进病灶的吸收与消散,部分患者也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手术后应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的应用一般不宜短于3~4周。

(二)预后

硬脊膜外结核球因未侵犯到脊髓,手术切除大多无困难,术后预后良好。硬脊膜下结核球常侵犯脊髓,手术效果不如前者。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