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渍足

来自医学百科

浸渍足(immersion foot)又名战壕足(trench foot)、海船足(seaboat foot),是由于双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非冻伤性组织损伤。

浸渍足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于双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非冻伤性组织损伤。

(二)发病机制

过紧的鞋袜、手套、僵硬不动的站立状态,导致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热量丧失,局部缺血使组织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形成。加之血管内液外渗,血管内细胞压力增大,血流淤滞,使局部缺血加剧。

浸渍足的症状

充血前期:暴露于湿冷环境后不久即可产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开始仅有感觉局部寒冷不适,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则逐渐出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

充血期:于病人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变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周围脉搏跳动明显,出现弥漫性灼痛,不断加剧,于十天左右后代之以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并可由多种刺激诱发。可有轻度心动过速低热,暂时性蛋白尿全身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水疱血疱,皮内或皮下出血表皮剥脱或浅表坏疽毛发和甲板脱落,常伴细菌感染

充血后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

有暴露于湿冷环境后不久产生感觉局部寒冷不适,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则逐渐出现感觉迟钝,肢体变冷、苍白、麻木,轻度肿胀,周围脉搏减弱或消失。病人脱离湿冷环境后数小时开始,可持续6~10周,受累肢体变红、热、无汗和明显肿胀,周围脉搏跳动明显,出现弥漫性灼痛,不断加剧,于十天左右后代之以发作性刺痛,受热加剧,遇冷缓解,并可由多种刺激诱发。持续数月或数年。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即可诊断。

浸渍足的诊断

浸渍足的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早期无明显组织病理改变。当出现功能障碍,营养性损害时,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血管损伤小动脉周围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闭塞,真皮、皮下脂肪和肌肉纤维化。可累及神经,并有炎细胞浸润

浸渍足的并发症

严重病例可出现水疱血疱,皮内或皮下出血表皮剥脱或浅表坏疽毛发指甲脱落,常伴细菌感染

浸渍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应注意保温防寒,穿宽松鞋袜。一旦发病应迅速脱离湿冷环境,患者卧床休息,恢复局部血循环,患肢应轻度屈曲或抬高,适度保暖,轻轻按摩患肢近端非麻木区。

浸渍足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可口服抗凝剂和血管解痉剂。疼痛剧烈时,可应用止痛剂。亦可作局部封闭处理,必要时可作交感神经切除术。对局部大疱坏疽感染等应作相应处理。

(二)预后

受累肢体局部温度降低,有冰凉感,常见雷诺现象,感觉过敏多汗关节僵硬,复发性水肿,大疱,皮肤及附件萎缩等现象。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