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蛉

来自医学百科
白蛉

白蛉(sandfly),双翅目白蛉科(Phlebotomidae)的一种吸血昆虫,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和亚热带为多。白蛉科共分五属:白蛉属、司蛉属、异蛉属、卢蛉属及斑蛉属,约 600余种。前三属在中国均有发现,约35种;后两属仅分布于拉丁美洲。白蛉传播人体和动物等多种疾病,在中国以黑热病最为重要。

形态

成虫体小,灰黄或灰褐色,长1.5~4.6mm,全身密布细毛。复眼大而黑。翅狭呈桃叶状,停息时两翅向上伸展,与身体构成45°;腹部第一节背板上的毛丛均呈竖立,第2~6节背面依蛉科属征有竖立毛或平卧毛或竖立平卧交错的长毛;腹部第8~10节转化为外生殖器。在雌性为1对尾突,在雄性为构造复杂的外生殖器,这在分类上很重要。

生活史

白蛉生活史

属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前三期均在土壤中度过。卵小,形似水雷,产于土表。室内、厩舍、洞穴(尤其是野外大砂鼠的洞穴)为其孳生地,孵出的幼虫喜择含有机物质的潮湿松土中生活。幼虫小,分四龄,取土壤内腐败的有机物(死昆虫、小动物粪便、烂叶等)为食。蛹为裸蛹,尾端附蜕下的四龄的幼虫皮,是白蛉科蛹的特征。中华白蛉在25±1℃下,完成生活史需44~50天,平均47天。通常以四龄幼虫越冬。中国多数白蛉 1年繁殖1~2代。雄蛉仅吸吮植物汁液。雌蛉吸取人和其他动物的血液。羽化后多先交配后吸血,正常情况吸血后卵巢才能发育。仅吸糖水可以存活,但不能产卵。少数种类包括中国黄土高原的野栖性中华白蛉交配后不必吸血可以产卵,这种类型的生殖称自体生殖或无血生殖,简称自殖。具自殖的成蛉其腹腔内,蓄积着大量脂肪体,可替代血食促进卵巢发育,待产卵后雌蛉始行吸血。

与疾病的关系

通常白蛉属吸恒温动物的血,司蛉属吸变温动物的血,异蛉属吸蝙蝠的血,班蛉属几乎全部吸犰狳的血,卢蛉属食性广泛。此外,不同地区的同种白蛉食性亦异。中国平原地区的家栖性中华白蛉主要吸人及牛、驴等的血,不吸或偶吸犬血;西北山丘地区的野栖性中华白蛉则嗜吸牛、驴、犬等动物的血,吸人血者少。两者食性不同,传病意义也不同。白蛉昼伏夜显,黄昏开始活动,至午夜达高峰,黎明活动即趋停止。家栖白蛉飞翔能力弱,活动范围不大。白蛉成虫的季节消长因地而异,在温带活动季节一般为5~9月,是传播疾病和骚扰人最关键的季节。人被白蛉叮咬的局部瘙痒,严重者引起全身过敏,出现荨麻疹皮疹,时常由于抓痒呈现继发性感染。在白蛉季节中防止叮咬对保护人群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白蛉传播的疾病有:

①  各种利什曼氏原虫病。包括黑热病、皮肤利什曼氏原虫病、粘膜皮肤利什曼氏原虫病等。中国的黑热病以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为传播媒介。在华东、华北、关中平原及新疆南部阿图什、疏附三角洲一带,人源性黑热病分别以家栖性中华白蛉和长管白蛉为传播媒介。西北、川北、辽西、北京密云等山丘地区的犬源性黑热病则以野栖性或近野栖的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在新疆塔里木和内蒙额济纳旗的荒漠地区,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是野栖的吴氏白蛉。在新疆砾石戈壁山麓地带的吐鲁番煤窑沟和温宿等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亚历山大白蛉。

②  白蛉热。由病毒引起,白蛉吸患者血液时将病毒吸入,病毒在白蛉体内经6~9天发育繁殖后具有传染力。静食白蛉为传播媒介。

③  卡里翁氏病。由杆菌状巴尔通氏体引起,病原体侵犯皮肤,可致秘鲁疣;侵犯内脏,出现恶性寒热,重者溶血,通称奥罗亚热。由疣肿卢蛉传播,常见于美洲。此外,白蛉还在鼠类、蜥蜴间传播某些锥虫病、鼠利什曼氏原虫病等。

防制

白蛉生活史长,活动季节短,飞翔能力强,活动范围小,这些都有利于防制。防制措施可依蛉种习性因地制宜。对家栖种类,在其活动季节开始之初用溴氰菊酯一次性喷洒屋内墙面即可奏效。在山丘地区,于白蛉活动季节前 1周或季节开始时用溴氰菊酯喷洒野外洞穴和村内畜舍,可使自然界野栖中华白蛉的密度显著下降,控制黑热病流行。在荒漠地区结合垦殖,改造环境,可控制野栖蛉种。个人防护为涂用驱避剂及使用细网眼蚊帐。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