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间盘脱出

来自医学百科

胸椎间盘脱出

与腰、颈段相比,由于胸椎间盘较小,胸椎的运动又受到肋骨胸骨的限制,所以胸椎间盘脱出远较腰、颈椎间盘脱出少见。临床症状又多无特征性,所以常被漏诊或误诊为肋间神经痛神经根炎蛛网膜炎或肥大性脊椎炎等。近年来,由于CT、MRI等诊断手段的发展和手术方法的改进,胸椎间盘脱出已逐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胸椎间盘脱出好发于30~50岁 资料来源 ,  胸椎间盘脱出可发生于任何节段,以T11/T12间隙最为多见,约占全部胸间盘脱出的1/4,此乃脊柱活动时下胸段间盘承受的应力较大的缘故,  胸椎间盘脱出约70%为中央型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脱出位置、大小、病程、血管受累程度和椎管大小等因素。半数以上以疼痛为首发症状,可为背部钝痛,也可为单侧或双侧放射性疼痛,与间盘脱出位置有关。咳嗽打喷嚏、屈颈可使之加重。T1/T2间盘脱出表现为颈和上肢疼痛,貌似颈椎间盘脱出;中胸段间盘脱出的疼痛常放射至胸部腹部,易与心绞痛或腹部疾病混淆;下胸段间盘脱出可引起腹股沟处疼痛,类似输尿管结石肾脏疾病;最低位胸椎间盘脱出可影响马尾,造成下肢疼痛。

除疼痛外,胸椎间盘脱出常引起受累平面以下明显的感觉减退和运动障碍,初为双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痉挛步态,严重时发展到截瘫

约30%的病人有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但多见于后期。  胸椎间盘脱出按脱出部位可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和外侧型。中央型以脊髓受压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为主;外侧型以神经根受累引起的疼痛为主,也可因根动脉受压而出现脊髓症状;旁中央型介于二者之间,除神经根症状外,尚可出现半侧脊髓损害征象。  

诊断

凡有胸段脊髓和(或)神经根受损症状,有或无外伤史的成年人,应考虑胸椎间盘脱出的可能,下列检查有助于确诊。   

(1)胸椎X线平片:常可见病变间盘及脱出间盘组织钙化

(2)脊髓造影:脊髓造影的确诊率约为56%~95%。

( 3)CT:诊断椎间盘脱出的标准是间盘组织向后超过椎体后面,局部脊髓受压或移位。脊髓造影后CT扫描对诊断本病很有意义,它不仅能确定有无间盘脱出,还有助于判断脱出组织是否穿透硬脊膜。CT的缺点是不能扫描全部胸椎,因而只能依靠临床或其他检查初步定位检查后再施行。

4)MRI:最具诊断价值,快速,清晰,无创伤,能显示全部胸椎的矢状面。  

治疗

对胸椎间盘脱出,非手术治疗大多无效。手法推拿复位,特别是在麻醉状态下施行者,更属禁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对有脊髓损害者应早期手术减压。至于仅有神经根症状的外侧型脱出,手术与否可视疼痛程度而定。疼痛较轻者,可试行肋间神经封闭;封闭无效或疼痛严重者应考虑手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脱出虽属外侧型,但因压迫脊髓的主要供血动脉,同样可以引起严重的脊髓功能障碍。对此类病人,当然应早期手术。  

预后

胸椎间盘脱出的病程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较年轻者,有外伤史,始为背痛,迅即出现脊髓损害征象;另一种为较年长者,无外伤史,但椎间盘有退行性改变,临床症状多呈缓慢进行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