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测量方法
来自医学百科
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脉搏测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
脉搏测量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脉搏测量主要用触诊,可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颈动脉及足背动脉。
一般选用桡动脉进行测量。
测量内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检查脉搏时是要注意脉搏的脉率、节律、紧张度和动脉壁弹性、强弱及波形变化。
测量步骤[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告知被检者脉搏测量的目的,以取得配合。
2、示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指腹置于被检者腕部桡动脉处,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
3、触诊时间至少15-30秒,计数其一分钟内桡动脉搏动次数,并记录结果。
5、告知被检者结果,并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关爱被检者。
2、触诊时动作轻柔,检查结束后要告知被检者结果。
3、脉搏正常范围:
正常成人:60-100次/分,常为:70-80次/分,平均:72次/分。
老年人:55-75次/分。
新生儿:120-140次/分。
婴幼儿:130-150次/分。
儿童:110-120次/分。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贺银成国家临床执业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与应试指南》编著:贺银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