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囊性癌

来自医学百科

腺样囊性癌  

疾病分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肿瘤科皮肤性病科口腔科  

疾病概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或圆柱瘤型腺癌。由Billroth首次报道。并称为圆柱瘤。多数人认为肿瘤来自涎腺导管,也可能来自口腔粘膜的基底细胞。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cm,但有的体积也较大。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机会较多,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颞骨颌下腺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沿舌神经舌下神经扩展至距原发肿瘤较远的部位,并造成患侧舌知觉运动障碍;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肿瘤也常侵犯邻近骨组织。患者除晚期出现并发症使病情恶化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疾病描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腺样囊性癌过去曾称“圆柱瘤”,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可以分为腺样、管状型及实性型,前者分化较好,后者分化较差。  

症状体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最常见于腭部小唾液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局部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下神经麻痹。肿瘤侵润性极强,与周围组织无界限。肿瘤易侵入血管,血道转移率高达40%,转移部位以肺部为最多见。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治疗方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手术切除。手术设计时,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手术正常边界,术中宜兴行冷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围组织是否正常。术后常需配合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术后可选用化疗,以预防血道转移。  

验方偏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验方:

冬凌草片(市售),本为呼吸道抗感染新药,可是,河南医学院应用于治疗食管癌取得较好疗效。用法:5片/每次。每日3次口服。共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6例,显效2例,有效11例,失访6例,有效率为36.1%。

偏方:

藤梨根30g、百屈菜10g、半枝莲10g加水熬至深红,去渣浓缩制成糖浆,每日2次,每次ml口服。

②螟蚣4g、全蝎2g、蛴螬4g烘干共研细末,将药粉与两个鸡蛋调匀,文火蒸热后,1次服完,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