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交穴

来自医学百科
(重定向自阳交


阳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另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郄穴。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布有腓肠肌外侧皮神经和腓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膝踝肿痛脚气惊厥下肢痿痹,用胆囊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解剖〗在腓骨长肌附着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人体穴位配伍〗配支沟穴、相应节段夹脊穴治带状疱疹之神经痛;配阳辅穴绝骨行间穴昆仑穴丘墟穴治两足麻木;配环跳穴秩边穴风市穴伏兔穴、昆仑穴治风湿腰腿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阳维脉郄穴

阳交穴 阳维脉郄穴。

〖别名〗别阳穴,足髎穴。

〖穴义〗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

〖名解〗

1)阳交。阳,阳气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胆经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在此交会。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胀散上至于天之天部而成为阳气,与膀胱飞扬穴扬散于天之天部的阳气相交会,故名。

2)别阳。别,离别之意。阳,阳气。别阳名意指胆经吸热胀散的阳热之气由此别走阳维脉。

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化为纯阳之气,胀散的纯阳之气别走阳维脉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别阳。

3)足髎。足,指穴所在的部位为足部。髎,孔隙之意。足髎名意指本穴的纯阳之气为弱小之状。本穴物质为外丘穴传来的湿热风气,经吸热后才能上升至本穴纯阳之气所在的天部层次,但因其富含水湿(外丘穴因其含有较多水湿而不能直行于上,只能横行),只有少部分水湿化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如同孔隙中化出一般,故名足髎。

4)阳维脉郄穴。郄,孔隙也。本穴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弱小,外传阳维脉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阳维脉郄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湿冷缩并传于阳陵泉穴,二是外走阳维脉。

〖功能作用〗理气降浊。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人体穴位专题[编辑源代码]

腧穴相关电子书[编辑源代码]

人体穴位图[编辑源代码]

人体穴位图主页(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 穴位功能说明图 十四经脉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黑白大图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