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

来自医学百科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介导雌激素的多向效应,在各种发育和生理过程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ER有两种亚型:ER-alpha和ER-beta,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ER的两种异构体都有类似于核受体超家族的调节结构。该结构共有六个功能结构域,最保守的是中心的DNA结合结构域(DNA binding domain,DBD,C区),其次是配体结合的结构域(LBD,E区)。LBD也有一个聚体表面和一个配体依赖的激活功能域(activation function,AF-2)。有配体存在时AF-2会发生显著的构象改变,其后便与辅激活因子抑制因子结合。激活功能域-1(AF-1)位于N末端A/B结构域,受生长因子调节,其活性也受细胞生长环境和启动子前后序列的影响。AF-1和AF-2协调作用以产生最大的受体转录活性。ER-和ER-的A/B结构域序列同源性低,可能是这两个受体与各自特异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发挥不同的功能的原因。

1.2 ER的作用方式

ER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与特异DNA位点结合而发挥转录效应,这些DNA位点称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ERE)。ERE具有两个反向的回文基序PuGGTCA。ER以ER-或ER-同二聚体或ER-/ER-异二聚体的形式与ERE结合。ER结合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取决于基序的序列和空间结构。除了通过ERE直接传递信号外,ER更多的是作为辅激活因子与其他结合DNA的转录因子(AP1 SP1等)相互作用来调节转录。ER的不同作用模式决定了各ER配体的不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