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烧伤

来自医学百科

颈部为身体暴露部位,易引起烧伤,其皮肤较薄弱,组织弹性好,烧伤后易引起外观畸形功能障碍,轻者直接影响外貌及头、颈部功能活动,重者可引起广泛颏颈胸粘连,并可影响语言、咀嚼、进食、呼吸等功能,严重者可影响下颌、颈椎骨组织的发育以致变形。

颈部烧伤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温是引起烧伤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学物质和电流也能引起灼伤皮肤常常只是身体烧伤的一部分,皮下组织也可能被烧伤,甚至没有皮肤烧伤时,也可能有内部器官烧伤。例如,饮入很烫的液体或腐蚀性的物质(如酸等)能灼伤食管和胃。在建筑物火灾中,吸入烟或热空气,可能造成肺部烧伤。  烧伤的组织可能坏死。组织烧伤时,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大面积烧伤时,血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引起休克(见第24节)。休克时,血压很低,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电灼伤是由电流流经身体时产生5000℃以上高温引起的,有时又称为电弧烧伤。在电流进入身体的部位,皮肤常常被完全破坏和烧焦(见第278节)。因为接触带电体的皮肤电阻很高,大量的电能在那里转换成热量使表面烧伤。大多数电灼伤也严重损伤皮下组织,烧伤的范围和深度各不相同。影响范围可能比灼伤皮肤的面积大得多。严重的电休克可使呼吸暂停、心律不齐,引起危险的心率紊乱。  化学烧伤可由各种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包括强酸、强碱、苯酚甲苯(有机溶剂)、芥子气、磷等。化学烧伤可引起组织坏死并在烧伤后几小时慢慢扩展。  影响皮肤损伤程度的因素有以下4个:  1.温度 引起皮肤烧伤的最低温度为44℃,温度一时间曲线在45~50℃之间呈线形,而在5l℃以上呈渐进性,在70℃暴露1秒钟即可引起跨表皮坏死。  2.热源的性质 干热导致组织干燥和炭化,而湿热引起非透明凝固;液性浸渍性烧伤比溅泼性者严重。强酸可使组织脱水蛋白沉淀及凝固,一般不起水疱,迅速结痂。强碱除引起组织脱水和脂肪皂化外,还可形成可溶性碱性蛋白穿透深层组织。  3.暴露持续时间。  4.皮肤厚度。  (二)发病机制  热损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同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细胞蛋白质变性及凝固和酶的失活前列腺素激肽5-羟色胺组胺、氧基、脂过氧物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水肿。大面积烧伤损害吞噬细胞吞噬作用T细胞引起免疫抑制血液供应的减少可导致相对缺氧和休克。

颈部烧伤的诊断

1.有火焰烧伤或高温液体烫伤史。  2.烧伤深度的判断  ⑴Ⅰ度烧伤:伤处皮面红、肿、痛、热,无水疱,感觉稍过敏,皮面干燥,无感染。局部温度较创周皮面高。  ⑵浅Ⅱ度烧伤:伤处皮面起水疱,去水疱皮后显露湿润创面,创底甚红、水肿,创面过敏、剧痛。局部温度增高。  ⑶深Ⅱ度烧伤:有水疱但较小,水疱去皮后创面微湿、发白,有时可见有多个红色小点或细小血管支,水肿较明显,有疼痛,但创面感觉较迟钝。局部温度略低,拔毛试验阳性。  ⑷Ⅲ度烧伤:伤部皮面苍白或焦黄、炭化,表面干燥,有皮革样感,可见有栓塞大静脉支。疼痛消失,伤面感觉迟钝。伤部发凉。拔毛试验阴性。

颈部烧伤的鉴别诊断

颈部有擦伤痕迹或肿胀:颈部有擦伤痕迹或肿胀是颈动脉创伤性栓塞症状之一。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在甲状软骨上缘分支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创伤栓塞发病率以颈内动脉较高。因颈内动脉主要为脑和视器供给血液,故栓塞后果较严重。颈内动脉栓塞可发生于其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据70例的分析,发生于颈段者占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

1.有火焰烧伤或高温液体烫伤史。  2.烧伤深度的判断  ⑴Ⅰ度烧伤:伤处皮面红、肿、痛、热,无水疱,感觉稍过敏,皮面干燥,无感染。局部温度较创周皮面高。  ⑵浅Ⅱ度烧伤:伤处皮面起水疱,去水疱皮后显露湿润创面,创底甚红、水肿,创面过敏、剧痛。局部温度增高。  ⑶深Ⅱ度烧伤:有水疱但较小,水疱去皮后创面微湿、发白,有时可见有多个红色小点或细小血管支,水肿较明显,有疼痛,但创面感觉较迟钝。局部温度略低,拔毛试验阳性。  ⑷Ⅲ度烧伤:伤部皮面苍白或焦黄、炭化,表面干燥,有皮革样感,可见有栓塞的大静脉支。疼痛消失,伤面感觉迟钝。伤部发凉。拔毛试验阴性。

颈部烧伤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烧伤火灾中较常见的创伤之一,它不仅会使皮肤损伤,而且还可深达肌肉骨骼,严重者能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烧伤现场急救是否正确及时,护送方法和时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伤员的安全。因此,伤后应迅速脱离致伤源,并进行必要的紧急救治,这是现场抢救的基本原则。  一、迅速消除致伤源  灭火战斗中出现烧伤情况一般有:火焰烧伤;液体、气体、固体等高温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任何致伤从接触人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个过程,只是时间的长短不一而已。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常用方法如下:  1.当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或用各种物体扑盖灭火,最有效是用大量的水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损伤。  2.当气体、固体烫伤时,应迅速离开致伤环境。  3.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其致伤作用与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关系。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以达到稀释和清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的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燃烧加重损伤。禁用含油质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  4. 当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发现呼吸停止时,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呼吸心脏均停止时,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并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二、现场简单医疗急救  1.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保暖和防冻。  2.无论何种原因使烧伤合并其他损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时烧伤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性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再送附近医院处理。  3.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创面一般不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对浅度烧伤的水疱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疱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的完整性,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4.烧伤后伤病员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止痛。  5.烧伤病人在伤后2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的加剧,导致血容量不足。烧伤面积超过一半的病人,应立即输液治疗,因为休克很快就会发生。无条件输液治疗时应口服含盐饮料,不宜单纯喝大量白开水,以免发生水中毒。  6. 如遇严重烧伤者应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