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专业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一体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学院办学历史源远流长,育人条件日臻完善,师资队伍朝气蓬勃,校园文化流光溢彩。
地理位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贵阳中医学院位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甲秀楼附近。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山城贵阳,如今已建设成一座高楼耸立美丽的现代化大都市,它不但有许多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而且还以气候宜人饮誉于世。宜人的气候、幽雅的风光,相信这里会是你梦想的开始!
院系设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院现设基础部、临床医学一部、临床医学二部、药学系、针灸系、骨伤系、护理系、大外部、成人教育部、社会科学部、微量元素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骨伤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心、药厂、印刷厂等教学、科研、生产机构及各种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等教学机构及辅助机构。学院现有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学历层次;有1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可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班,与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贵州大学联合办学,开设新的本科专业。
教学设施[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校园占地300余亩,拥有工作、生活用房130,000平方米;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实验楼的使用,使学院的教学、科研及办公条件日臻完善;近年,省政府将省中医研究所、省中药研究所与我院合并,大大增强了我院办学力量。06年,我院新建12层图书馆极大提高了图书馆藏书量。至2005年8月底,我院图书馆已拥有纸质文献338989册,电子文献362590册,医药类中外学术期刊49526册,拥有的文献总量达1031579册。馆藏中医古籍中不乏孤本、善本。收藏的中医药图书文献资料位居贵州省之首。另,我院有两个"三甲"医院及一个附属药厂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基地。
发展蓝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院作为贵州省中医药科研中心基地之一,科研力量雄厚。面向全国出版了正式期刊《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和《青年中医》、《中医高教通讯》、《贵阳中医学院报》等内部报刊。近几年来由我院教师、医师主编或参编的教材、专著已出版12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1500余篇,有的先后获得各类优秀论文奖。近几年来由全院教职工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已取得成果近100余项,有些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国家图书奖。学院重视对外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多次选派专家学者、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国家援外医疗队及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学术交流;同时,有来自欧美、日本等国的团体、个人来学院参观、交流和任教,与国内及港、澳、台之间交流日趋频繁。
贵阳中医学院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在院党委、行政的带领下,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新局面。一个文明、高雅的高等中医药学府--贵阳中医学院正在展翅腾飞!
形象标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贵阳中医学院校徽以字母G(“贵州”或“贵阳”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和太极图组合进行变化,加入太阳和笔的造型,形成“中”字,明确代表了贵阳中医学院。
造型包含太极图、书本和笔,体现了学院中医理论研究、教育的办学特色;包含太阳和跳跃的人形,体现学院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办学力量;象征学院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百年树人”的教育风范;书本、笔和人形双可组合为帆,象征学院在改革、建设、发展中一帆风顺。
校徽用寓意理性、生机发展的绿色,简洁大方,给人以稳健、广博、奋发向上,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视觉感。体现“勤奋、求实、志远;继承、发掘、创新”的人文精神,容易识别记忆及应用。
历史沿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贵阳中医学院创建于1965年,由原贵阳医学院祖国医学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贵阳市中医医院合并组建而成,是贵州省唯一的中医药本科院校。200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院(原研究所合并后成立)、贵州省中药研究所合并组成贵州省中医研究院后整体并入贵阳中医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中国石化总公司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滇黔桂是由技工学校整体划归贵阳中医学院。2006年,学院成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教育理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
校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厚德明志 笃学力行
目标定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办学层次较为齐全,学科、专业结构合理,总体水平在省内和西部地区处于先进行列,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为中等以上,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
人文景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院设置了杏林园等校园人文景观,体现了中医药专业特色与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相结合的深厚内涵。校园人文景观的命名依据如下:
杏林园:三国时,庐山名医董奉医道精湛。《神仙传》记载:“(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来“杏林”即成为医界的别称,“杏林”佳话也成为历代医家努力敬德修术的典范。
岐黄园:清代医家陈念祖在《医学源流》中开宗明义:“医之始,本岐黄”。“岐”指的是黄帝医官岐伯,而“黄”指的是中国人文始祖黄帝。《黄帝内经.素问》即是以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对话展开的语录体著作,后将“岐黄之术”作为中医学的代称。
百草园:神农氏,传说中“三皇”之一,古代农业和中医学的肇始者。《史记纲要》中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亦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氏之传说,是我国古代医药学家为寻求治病救人的良药而奉献自身精神的真实写照。
仲景园:张仲景,名机,东汉南阳人。据传曾任长沙太守,世称“张长沙”,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魏晋以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张仲景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为历代医家所遵循,他也被后世尊为“医圣”。
千金园: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后人尊为“药王”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和《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冠以“千金”二字。孙思邈忠实“医学仁术”,其《千金方.序例》中节录的《大医精诚》一直是后世学医者的必读名篇。
格致园:格物致知是古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著作《格致余论》即取意于此。古人主要从事物的外在因素推求其内含之“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朱丹溪认为 “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体现了中医思维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事亲园:“事亲”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准则之一。《孝经》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孟子认为:“事孰为大?事亲为打”。“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其著作取名为《儒门事亲》,蕴含了中医重视人文关怀的深意。
灵兰园:《灵兰秘典论》是《黄帝内经.素问》终的第八篇,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篇章之一,“灵兰”二字是“灵台兰室”的简称。“灵台”是儒家对“心”的比喻或别称,“兰室”二字是对君子居所的雅称。《孔子家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为其所化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著作《兰室秘藏》即取意于此。
普济园:普济众生是历代医家的宗旨。宋金名医李东垣针对河南济源流行疫病,制订名方活人无数,取名为普济消毒饮子。时人以为仙方,刻于石碣,以广流传。我国古代最大的医方类书收录医方六万余首,取名为《普济方》,以利后学明方旨、称权衡、拯黎民。
烛幽园:“烛幽”之意,乃为见其表证,能洞察其病因、病机。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序》中指出:“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温病大家吴瑭也盛赞“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庶几幽室一灯,中流一柱”。清代医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秦越人视病,洞见人脏腑癖结,能烛幽也”。
杰出校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四十余年来,该院为国家培养了1万8千余名合格人才,涌现出如世界肿瘤学会会员、西南抗癌防癌学会温彪霖秘书长,中国全息医学研究会奠基会员田济源教授,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会长、“太平绅士”郑建华教授,全国骨伤名师、香港中文大学沈冯君教授,我国武装警察部队第一个医学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许建阳教授,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特等奖、香港2005年IT金奖获得者、863项目“中国虚拟人”课题组核心成员谢永明硕士,全国民族医药重点建设专科学科带头人文明昌教授,贵州百灵企业集团董事长姜伟,云南保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段兴,贵州四海药业公司董事长吕四海等一大批杰出校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建功立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现任领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党委书记:孔德明 院长:梁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