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结核

来自医学百科

肠结核(Intra-abdominal Tuberculos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略多于男。

肠外结核的原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肠结核一般都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偶有因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罹患牛型结核者,结核杆菌侵犯肠道的主要途径有:

一、胃肠道感染 为肠结核的主要感染方式,患者原有开放性肺结核,因经常吞咽含有结核菌的自身痰液而继发感染;或经常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又忽视消毒隔离措施可引起原发性肠结核。  结核杆菌被食入后,因其具有含脂外膜,多数不被胃酸杀灭。病菌到达肠道(特别是在回盲部)时,含有结核杆菌的食物已成食糜,有较大机会直接接触肠粘膜,同时因回盲部存在着生理潴留逆蠕动

二、血行播散 血行播散也是肠结核的感染途径之一。见于粟粒型结核径血行播散而侵犯肠道。

三、邻近结核病灶播散 肠结核还可由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而引起,如输卵管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核等。此种感染系通过淋巴管播散。  结核病和其它许多疾病一样,是人体和细菌(或其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当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并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包括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方能致病。

肠外结核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史及症状

右下腹或脐周隐痛钝痛,多在进食后诱发,伴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粪便呈糊状,可含粘液,不伴里急后重便血少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增殖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另外应注意询问有无结核病史及既往检查治疗情况,是否行抗痨治疗,疗程及疗效如何。

体验发现:

右下腹有固定性压痛点,并发肠梗阻时可有肠鸣音亢进、肠型及蠕动波,增殖型肠结核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硬,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另外有贫血征象、详细检查患者存在哪些体征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及肠结核的病理分型。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但疾病早期,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征性而易漏诊。下列几点可做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1、青壮年患者,原有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或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

2、 有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并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3、腹部检查发现右下腹压痛,或伴包块,或出现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4、血液检查:可有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多明显增高;

5、粪便检查:粪便多为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常规镜检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阳性者有助于肠结核的诊断,但仅在痰液检查阴性者才有意义;

6、X线检查:钡剂在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肠段的钡剂充盈良好,回肠末段有钡剂潴留积滞。病变肠道如能充盈,可见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也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7、纤维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常规检查。如病变累及上段结肠,为了明确溃疡的性质与范围,则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本病的早期,因症状多不明显,诊断常有困难,有时X线检查也呈阴性,因此在疑为肠结核的患者,应定期随诊或作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肠外结核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克隆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与肠结核极为酷似,有时甚难鉴别,可借助下列几点协助诊断:①本病无肺结核肠外结核病史;②病程一般更长,不经抗结核治疗可出现间断缓解;③粪便及其它体液及分泌物检查无结核菌;④X线检查可见病变以回肠末端为主,有多段肠曲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⑤肠梗阻粪瘘并发症较肠结核更为多见;⑥切除病变肠段作病理检查无干酪样坏死镜检与动物接种均无结核杆菌

二、右侧结肠癌 ①本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②无长期低热盗汗结核毒血症结核病史;③病情进行性加重,消瘦、苍白、无力全身症状明显;④腹部肿块开始出现时移动性稍大且无压痛,但较肠结核肿块表面坚硬,结节感明显;⑤X线检查主要有钡剂充盈缺损,病变局限,不累及回肠;⑥肠梗阻较早、较多出现;⑦纤维结肠镜检可窥见肿瘤,活检常可确诊。在临床上结肠癌的发病率较肠结核为高。

三、阿米巴血吸虫病肉芽肿 肠阿米巴或血吸虫病可形成肉芽肿病变,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该类疾病无结核病史,脓血便较常见,粪便中发现有关的病原体直肠结肠镜常可证实诊断,相应的特异性治疗有效。

四、其他疾病 除上述疾病外,肠结核尚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应与腹型淋巴瘤、肠放线菌病相鉴别;以急性右下腹剧痛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避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以慢性腹痛牵扯上腹部者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混淆;有稽留高热者需排除伤寒

病史及症状

右下腹或脐周隐痛钝痛,多在进食后诱发,伴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大便习惯改变,腹泻,粪便呈糊状,可含粘液,不伴里急后重便血少见。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增殖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全身乏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另外应注意询问有无结核病史及既往检查治疗情况,是否行抗痨治疗,疗程及疗效如何。

体验发现:

右下腹有固定性压痛点,并发肠梗阻时可有肠鸣音亢进、肠型及蠕动波,增殖型肠结核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硬,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另外有贫血征象、详细检查患者存在哪些体征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及肠结核的病理分型。

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无困难。但疾病早期,常因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征性而易漏诊。下列几点可做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1、青壮年患者,原有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或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

2、 有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并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3、腹部检查发现右下腹压痛,或伴包块,或出现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4、血液检查:可有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多明显增高;

5、粪便检查:粪便多为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常规镜检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阳性者有助于肠结核的诊断,但仅在痰液检查阴性者才有意义;

6、X线检查:钡剂在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肠段的钡剂充盈良好,回肠末段有钡剂潴留积滞。病变肠道如能充盈,可见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也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7、纤维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常规检查。如病变累及上段结肠,为了明确溃疡的性质与范围,则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本病的早期,因症状多不明显,诊断常有困难,有时X线检查也呈阴性,因此在疑为肠结核的患者,应定期随诊或作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肠外结核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肠结核的预防,应着重在肠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广泛进行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教育肺结核喉结核患者不要吞咽唾液,并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卫生,在公共场所进餐时提倡用一次性碗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消毒。肠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止肠梗阻肠穿孔并发症。此外,加强卫生管理,禁止随地吐痰,讲究饮食卫生,提高全民抗痨意识对其预防有一定意义。随着抗结核药物的普及和发展,在加强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肠结核经充分治疗一般可痊愈。除了早期用药外,合理选用抗结核药物,保证剂量充足、规律、全程用药,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加强支持治疗,提供幽静休息环境,清新,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污染的食物,对肠结核的康复是必不可少的。

1) 休息与营养:休息与营养可加强患者的抵抗力,是治疗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息,积极改善营养,对消瘦、营养不良和因胃肠症状而妨碍进食者,宜予以静脉内高营养治疗;

2) 抗结核治疗:应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防止耐药性的产生,目前多采用短程疗法,疗程为6-9个月,一般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用药;伴严重肠外结核者,宜加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三联用药1-1.5年;

3) 对症治疗:腹痛可用颠茄阿托品和其他抗胆碱能药物。摄入不足或腹泻严重者,应补充液体与钾盐,防止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不仅要按上述对症治疗外,还需配合胃肠减压,以缓解梗阻近段肠区的膨胀潴留;

4)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急性或慢性肠穿孔引起的粪瘘以及肠道大出血等内科治疗无效者。此外,对增生结核也可考虑部分手术治疗。

本病的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治疗。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经适当治疗可完全痊愈;如果病程已至后期,即使给予合理、足量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各种并发症也难免发生。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