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心理学

来自医学百科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拉施里.亨特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产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华生

903年,华生在安吉尔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动物教育:白鼠的心理发展》一文。接着,他就留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动物心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1908年,华生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霍布金斯大学担任教授的职务,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就是他在这个大学任教的期间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12年,华生在他发表的一些公开演说中,初步表露了他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观点。1913年,他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他的这篇论文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一个宣言。1914年,他又发表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他的这部书乃是他根据1913年冬在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八次讲演编纂而成的。在这部书内,他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在1914年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华生就暂时中断了他的建立心理学派别的工作,而直接去为这一战争服务。1919年,他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这部书是华生的代表作。他在这部书内,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概念,并且系统地表述了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1925年,他又发表了《行为主义》一书。他在这部著作内明显地表达了他的极端“环境论”的观点。此后,他就脱离学术工作而去为美国资产阶级的广告事业效力。  

基本观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托尔曼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这样一来。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因此,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斯金纳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实用主义来说,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所以,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反之,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基本理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经典的条件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但经典的条件学习的确是许多行为的获得途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经典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伴随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2、泛化:对一个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应,可以由类似的刺激引起。反过来说,条件反应可以迁移到类似原条件刺激的刺激上。在小阿尔伯特的实验中,小阿尔伯特由对白鼠产生的恐惧反应,可以由白猫、小兔、狗乃至一块棉花引起。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也是泛化的表现。临床症状上许多恐怖症都有泛化情形,例如,一位妇女可能由一次外出偶然受惊而逐渐演变为害怕一切公共场所(广场恐怖症症状)。泛化可能是许多症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原因。

3、分化分化是与泛化相对的过程。在泛化发生后,继续进行条件作用训练,但只对特定条件刺激予以强化,对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会导致有机体抑制泛化反应,只对特定条件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分化。分化意味着有机体逐渐能够分辨刺激物之间的性质差异。分化的形成是选择性强化和消退的结果。

4、消退:己形成的条件反射由于不再受到强化,反应强度趋于减弱乃至该反应不再出现,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消退概念对两个潜在的意义。其一是,如果一个行为得以维持,个体环境中一定存在使之得以维持的强化条件。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条件的话,该行为应该己经自行消退了。其二是,可以改变环境变量,使之不再包含强化行为的条件,促使行为消退。消退并非全面、永久性的遗忘,实验表明,如果对已消退的条件反射重新训练的话,所需训练次数要比原来建立该条件反射的次数要少,这一“节省”现象说明原来的条件作用训练残留了某种永久性的后效。它同时也使人想到消退很可能不是一种消极过程,而是一种对已形成的条件反应的积极的抑制过程。换言之,对一个已发生消退的条件反应来说,原来的条件刺激(它本来是强化物即将出现的信号)现在变成了这样的信号,原来的强化物不会出现,这就导致了对原来反应的抑制。

5、抗条件作用:如果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除原来的强化物,例如在白鼠出现后不伴以强噪声,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例如,让小阿尔伯特吃他喜欢的食物(一种放松的积极的反应)。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与单纯消退训练比较)。这样一种操作程序称为“抗条件作用”。抗条件作用就是沃尔普所说的“交互抑制”,它是几种重要的治疗技术如厌恶疗法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基础。  

操作性条件作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虽然许多与情绪反应相联系的行为和习惯可能是应答性条件作用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更大范围的行为类型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过程获得的。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

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这自然是一种学习,

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

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概念

1、强化:强化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消极强化物,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当一只不断受到电击(消极强化物)的老鼠偶然碰到一个杠杆时,电击停止,老鼠以后在遇到类似情景时会增加压杠杆的反应。这两种强化的原理不难理解,困难在于如何确定一个强化物的性质,如何判断强化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时候,强化物是积极还是消极很容易分辨,例如那些与有机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事物如食物、电击,但我们很难说被人爱总是一种积极强化物,被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爱可能是一件令人相当痛苦的事。所以在治疗中,针对一个对象选定一件合适的强化物是一项需要非常小心、仔细,有时要有点想象力的工作。

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和强化一样,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当一个攻击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性惩罚则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就是利用了负性惩罚原理。

3、消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消退概念很接近。它指的是,在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换言之,如果通过积极强化使一种反应的出现率增加了,那么完全停止强化将导致这种反应的频率下降。要使反应完全消退,需要进行多次消退训练。如果反应在消退期间不时受到偶然强化,则不仅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使该反应更加牢固。因为这种情况已是一种特殊的强化程序了。

4、强化程序:由于消退现象的存在,要使一个行为保持下去,就必须不断进行强化。但如果每次反应后均须予以强化,不仅实际上难以做到,而且这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强化办法。强化程序揭示了不同的强化安排的后效,它为强化方式提供了依据。

斯金纳研究了四种强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程序、变动比率程序、固定时距程序和变动时距程序。

①固定比率程序:预先确定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当足额次数的行为出现后即给予一次强化,这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程序。例如每当鸽子啄十次后给一个食物球。计件工资制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

②变动比率程序:依照一个概率(譬如0.1)给予强化,但强化的次数间隔呈随机安排。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平均每10次反应受到一次强化,但强化并不是在10次反应后一定出现。这种强化的典型例子是赌博。赌徒们即使一直在输钱,却被“下一次没准会赢”的念头驱使着不愿离开赌桌。研究表明,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

③固定时距强化:不管被试做出多少次反应,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例如不管动物作了多少次按压杠杆的反应,均在一分钟后出现一次食物。按月发工资也是这种强化的例子。这种强化的一个后果是被试在一次强化后反应频率急剧下降,直到下一次强化快出现时反应又迅速上升。

④变时距强化:与变动比率强化类似,是按照一个有平均时距,但每次时距随机变化的程序进行强化。

一般说来,按反应比率强化的行为出现频率高于按时距强化的行为;而变动比率变时距的强化效果又优于定时距定比率的强化效果。但如果是训练一个的反应的形成,则连续的强化效率最高。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在条件反应形成期采用连续强化,在维持期采用断续强化,尤其是变比率变时距强化。

在利用操作原理制定行为矫正方案时,常会结合使用不同的控制手段和强化程序。例如,在消除一个不适应行为(采用消退或惩罚)的同时强化一个的适应性行为(采用强化)。在塑造一个行为时采用连续强化,随后改用断续强化以维持这一行为。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矫正方案。  

社会学习理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模仿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家争论说,人类更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示范、观察、模仿的途径进行的。的确,没有哪位成年人去为一位少年设计一套学骑自行车的强化训练程序,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先观察别人如何骑车,由别人告知一些要领,然后自己进行模仿练习而学会骑车的。按社会学习理论的说法,构成人的模仿对象的范围极其多样,不仅有别人的行为,而且像书籍、电影、电视、图画、情境总之,一切信息载体都可能成为呈示被观察、被模仿行为的来源。这就难怪他们要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了。

班杜拉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过程,指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首先是注意过程,其实应该叫知觉过程或者观察过程,即集中注意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这是后面过程的基础。其次是保持过程,是指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第三是运动再现过程,即通过自己的动作组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第四是动机确立过程,这是使一项模仿实际实行与否的制约因素,这一过程会影响前面三种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当然也有无意模仿的情况,但这种模仿往往是零散的、随机的,且往往对个体不具有明显的意义)。

观察学习不一定非要达到动作再现程度,虽然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问题,只有模仿者实际再现出被模仿的行为,才能确认发生了模仿。但观察学习也可仅有注意过程和记忆过程就已经习得了一个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并不排斥条件作用理论,它在解释观察学习的条件时,仍然承认强化的作用。但观察学习理论不把强化看作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有强化会促进模仿学习,没有强化,学习也能发生。如果把一项模仿活动与直接的奖励或惩罚联系起来,无疑会促进或抑制该模仿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模仿行为并不伴随直接的奖励或惩罚,模仿或去模仿照样发生。对于这种情况,还可以用“替代强化”概念来解释。例如,看了电视上的攻击行为的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同样的攻击行为,虽然没有奖励这个儿童的模仿。这是因为电视上的攻击行为受到了某种奖励,这使儿童受到了“替代强化”。如果电视上的攻击行为受到惩罚,孩子可能不表现出模仿行为。这可以说是儿童受到了“替代惩罚”,从而抑制了模仿行为。但这种情况并不说明儿童没有习得该攻击行为,实际上儿童已经把这种攻击行为样式储存在记忆中了。

在行为疗法的技术体系中,有一些治疗技术是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出来的,例如示范疗法、行为排演等。榜样学习原理还更普遍地应用于咨询过程中,或者被其他专门技术所结合和吸收。咨询者在适当的实际及时给与正确反应的指导或示范,都可以看作榜样学习原理的应用。  

研究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又以“言语报告”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因此,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再者,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枢石”。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他后来侈言要建立行为主义的实验伦理学。  

行为主义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系统脱敏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系统脱敏法,亦称为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由沃尔帕创立。

治疗原理基于对抗条件反射。沃尔帕曾对此作了简明的概括:“如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亦即使用放松方法以减弱患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患者逐渐地接近他所恐惧的事物,最后不再恐惧。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实施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

1、 系统脱敏法对焦虑症、恐惧症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结合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效果会更明显。

2、 在进行逐级放松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在前一个等级的焦虑完全消除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厌恶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 ,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 (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吸烟等,也可用于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同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疗法。

初期,心理学家把注射阿朴吗啡用作厌恶性的刺激;随后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还可以采用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近年来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腕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实施厌恶疗法注意事项:

1、 能够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用厌恶疗法。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

2、 应用厌恶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厌恶刺激的量的大小。不能因为太小,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因为量过大,对患者产生身心伤害。  

暴露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称满灌疗法。此疗法强调快速地、长时间地暴露于病人感到恐惧的刺激物,此时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患者又不能逃脱,从而使这种情绪反应在短期内有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因此短期内使障碍消除。

暴露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强迫症、恐惧症等。

实施暴露疗法注意事项:

1、实施暴露疗法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患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切不可应用暴露疗法。

2、由于暴露疗法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剧烈,可能加剧焦虑,导致回避,甚至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行为塑造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行为塑造,是培养新行为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它通过持续地逐一强化更为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同时消退先前的较为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使目标行为得以形成。是一种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术。

实施行为塑造法注意事项:

1、选择好初始行为。初始行为应该与目标行为有所接近,且又是当事人能较容易做到或有一定发生率的。

2、把握好进度。切不可因为进度太慢,使患者产生厌烦感;也不可因为进度太快,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  

代币制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代币制,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可以是筹码、票券、记分卡、粘贴纸等,它们起着表征性作用。故代币制这一行为干预方法又叫表征性奖励制。

代币制的实质是一种刻意安排的奖励系统。只要行为者表现出预期的目标行为,他就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代币的奖励,并根据个人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特定的交换系统换取强化刺激物。

实施代币制疗法注意事项:

1、 编制好交换系统。交换系统一定要详细、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2、认真执行规定。代币制一旦确定并实施,必须按规定使当事人获得代币并换取强化物。  

示范疗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示范疗法,又成为模仿疗法,对心理干预实施者来说,就是提供特定行为(或行为变化)的模式、范本,即榜样,进行行为(或行为变化)的示范;与此同时,观察者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进行学习,即获得了榜样的示范行为,并去进行模仿性操作。

亚历士多德约在2300年前就写道:“人是最富于模仿性的动物。人是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的功课的。”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大量行为是由简单的模仿获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们周围生活环境、人和事,学会了许多东西。

实施示范疗法注意事项:

1、进行示范行为的人尽可能与被干预者有很多类似,比如年龄、性别、能力等,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示范疗法可以与强化物相结合。  

影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 最显著特点,即选择性和适应性。30年代以后,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