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分布
植物分布区的一种情况。
同种(或近缘种)植物,分布于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续的地区,称间断分布。
达尔文认为,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只能起源于同一祖先,发生于同一地区(近缘种亦如此,只是它们的共同祖先早)。因此,植物的间断分布显然不是原始现象。
现代人不能无条件地赞同达尔文的观点,认为一个物种也可能由同一老物种的不同个体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变异而成。但总体上承认,间断分布是由连续分布发展而成。
成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对间断分布的形成,目前大多直接研究缺乏依据,只能根据分布现状推测原因。
例如有不少物种属西欧-东亚分布类型,在西欧与东亚的个体差异极小,多属同种,甚至是同种中的同一变种、变型(有的是近缘种或同种的不同亚种)。但在西欧与东亚之间的中亚、西伯利亚地区则没有。我国的长白松、樟子松,都是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分布于日本、朝鲜、我国华北东北,向西跳跃至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又向西跳跃至乌拉尔山以西的整个欧洲。
一般认为,这类植物原是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后来因第四纪冰川消灭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原有植物形成的。
再如许多植物的分布属北极-高山分布类型,可能是第四纪冰期时扩展分布的耐寒植物,后来气温上升后保留在上述小区域。
欧亚大陆与北美之间,非洲与南美之间的植物也常有类似现象。著名的如我国的特有种鹅掌楸与北美的近缘植物北美鹅掌楸,为同属中仅有的两个自然种,但分布区远隔重洋。这些就不能只用气候的变迁来解释,它们的存在可能是海陆变迁的证据。
根据分布现状推测间断分布的原因有许多,但主要是历史的原因:
1.自然条件的变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某种植物的分布区原来是连续的,但后来由于分布区个别部分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该种在这一部分的死亡造成隔离;或者这个变化地区原来的种发生分化变为其他种,也就是种系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地理分化,而造成隔离。
2.迁移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某些植物分散迁移以及植物在原来分布区范围内死亡而发生。例如欧洲在冰期时,很多北极植物向南迁移至中欧平原,冰川退后,这些植物一部分随着冰川向北退却,另一部分退居中欧高山,但欧洲平原地区的北极种都死亡了,而造成分布间断。
3.陆地下沉[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部分植物分布的间断是由于陆地下沉而形成的: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度之间,根据“陆桥学说”,古代它们是相连的,后来“陆桥”下沉使彼此之间的植物形成间断,又如白令海峡在更新世曾形成陆桥,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也是在第四纪才失去联系,形成植物分布间断
4.大陆漂移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这个学说,认为在二亿年前,所有的大陆曾联合成一个单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pangaes),约在中三迭纪分裂为冈瓦纳古陆(Gonawdha land)和劳亚古陆(Laurasla land,由欧亚、北美大陆组成),中间隔着古地中海。以后,前者相继分裂为印度、非洲及南半球诸大陆,并向北移:北美自欧洲分离,随大西洋向西、向北漂移。直到新生代大陆才漂移到今天的位置。这就提供了“世界植物热带统一起源说”的地质基础,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洲际间断产生的原因。
5.跳跃式传播造成间断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夏威夷距离北美3900km,至少有25个分类单位属于两地间断分布,可以用踏脚石作用加以解释。更新世冰期海面下沉,大洋岛出露增多,有些具有很轻的种子、孢子的植物,可以被洋流、水鸟等把繁殖体带到很远的地方生长传播形成间断分布。
6.人为影响造成间断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对间断分布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人类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促成某些种植物分布区的间断,例如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分布的龙舌兰,绝大部分是热带美洲种类,可能由于人为活动而传人我国的,现在已变为野生。
7.归化植物造成间断分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万寿菊(Tagetes)、大波斯菊(Cosrrlos)等植物物原产于美洲。现在已在我国及其它国家被归化,因而形成该种植物的间断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