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发性腹痛

来自医学百科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是症状诊断,一般指发作性腹痛,3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

一般儿科人群的发病率稍>10%,男女儿童之比为3:4。RAP在4~5岁以前少见,最多发生在8~10岁儿童。女孩到青春期可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病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明了。

有人认为是小儿生长发育期植物神经功能尚不稳定,出现迷走神经亢进症状,使胃肠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

有人认为本病小儿的痛阈值较正常人低,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国外学者注意到功能性复发性腹痛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状态不协调”,在个性测验中,腹痛儿童的“内向”分显著偏高,其发生腹痛多与激动、惩罚和家庭纠纷等心理因素有关。

国内学者也强调家长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对儿童个性、心理的形成及疾病的发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诱发腹痛的病因很多,大致可分清症状性、消化道功能性与器质性三种。

1、症状性:

多为肠道外疾病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扁桃体炎,肝、胆疾病,泌尿系疾病,肠道寄生虫病均可引起腹痛。

肠寄生虫病在既往曾是腹痛的最常见病因,近年来由于饮食卫生的改善,肠寄生虫病已明显减少,尤其在城市。

2、腹腔内器质性疾病:

溃疡病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脾脏破裂、急腹症等。

3、功能性:

反复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程度轻重不一,重时可影响饮食及正常学习和生活,可出现哭闹不止、翻滚,甚至面色苍白、手足发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发作间歇无异常体征

最多见的病因是饮食不当、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便秘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亦称功能性消化不良)。

4、其他:

(1)精神性:

国外亦有报告认为与小儿心理因素障碍有关,如紧张、压抑等。

(2)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再发性腹痛与慢性胃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二、发病机制:

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肠痉挛的机制为不消化的食物在肠腔内发酵、产气刺激肠壁,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一过性肠壁肌肉痉挛,暂时阻断肠内容物的通过,于是近端肠管发生强力的收缩及蠕动的紊乱,随着蠕动的加强,腹痛阵发性加重。

经过一定时间的痉挛后,肠壁肌肉自然松弛,腹痛暂时缓解,以后又可再次发作。

腹腔器官本身痛觉并不敏感。腹痛的发生大体上可有3种形式:

1、绞痛

多由管状器官的肌肉痉挛或梗阻(同时伴痉挛)引起,如肠管、胆管输尿管痉挛或梗阻,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

2、钝痛

由器官被膜受牵扯引起,如肝、肾、阑尾腹膜炎症肿胀所引起的被膜牵扯,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疼痛部位多与器官病变所在的部位一致。

3、迁移性痛:

内脏疼痛通过内脏感觉神经传入相应的脊髓段,使进入相同节段的体神经支配部位感觉疼痛,如肝、胆病的疼痛有时可放射到右肩。

此外,腹部以外的器官疼痛有时也可放射到腹部,如大叶肺炎带状疱疹侵犯腹部脊神经时都可出现较重的腹痛。破伤风腹肌痉挛也可致剧烈的腹痛。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症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临床表现

腹痛的部位与性质主要靠患儿诉述。同时要了解患儿的饮食、呕吐大便情况等消化系统症状,有助于判断病因。

如为饮食不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肠痉挛,患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每天发作或间隔数天发作、多数腹痛程度较轻,常在吃饭时发作,一会儿即过去,发作过去玩耍如常,严重者表现哭闹不安,翻滚出汗,甚至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1、精神性RAP:

腹痛可能每日发作,也可1周或1月内发作几次,偶尔在几周或几个月内不发作。腹痛大多不剧烈,一般是模糊而难以确定的,但有时为痉挛疼痛绞痛或者剧痛,锐痛

疼痛部位多为脐周,疼痛部位离脐部越远,器质性病变可能性越大。对腹痛部位和类型的任何变化都需要立即作出评价,因为可能有急腹症参与其中。

2、器质性RAP:

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或周期性的(与一定的活动或饮食有关的)疼痛,部位局限,多见于脐部以外部位,并向背部放射。夜间发作能把小儿从睡眠中痛醒。

相关表现根据疾病的不同有差异,包括反复的或持续的发热黄疸,大便粘稠度,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便血,呕吐,呕血腹胀关节症状,食欲的变化和体重减轻

3、功能性RAP:

根据潜在疾病而不同:乳糖酶缺乏,常见绞痛和腹胀;经期疼痛,常见下腹部绞痛;良性卵巢囊肿破裂时,隐痛可持续1~2小时。

二、相关检查:

可行粪便检查B超检查、胃肠造影等。

发作时检查,多数腹部阳性体征,少数可表现腹部有轻压痛,或似有肌紧张,但发作过去,间歇期全腹柔软,无压痛,无肠型、无肿物,偶尔能摸到索条状痉挛的肠管,常有腹胀,肠鸣音亢进。

三、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是反复发作的腹痛,而在发作间期缺乏异常体征。过去发作史对诊断有帮助。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检查化验[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可做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大便常规:

大便常规的检验目的主要有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和潜血试验。

二、外周血:

外周血是除骨髓之外的血液,临床上常用一些方法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再在从血液中提取分离得到造血干细胞,我们把这样得到的干细胞成为外周血干细胞。

必要时查白细胞及分类以除外炎症感染

三、X线检查:

腹部平片以观察肠淤胀与游离气体。必要时做钡餐或钡灌肠以观察有无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肠粘连肠梗阻憩室

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的全名为“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它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藉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

必要时,可由胃镜上的小洞伸入夹子做切片检查。全程检查时间约10分钟,若做切片检查,则需20至30分钟。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全面发现胃部病变如胃炎、十二指肠炎、溃疡病等。

五、胃电图检查:

因是无创性检查患儿易于接受,但所得结果特异性不强,仅能作参考。

六、幽门螺杆菌检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淋巴瘤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WHO/IARC) 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对慢性反复发作腹痛有密切关系,如发现幽门螺杆菌应给予治疗。

七、胃动力学检查:

食管与十二指肠测压、实时超声胃排空试验,有助于发现消化道动力障碍。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鉴别诊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重要的是首先要除外器质性疾患,特别是容易和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常见病胆道蛔虫病蛔虫肠梗阻阑尾炎肠套叠。以及较少见的肠扭转肠穿孔胰腺炎嵌顿疝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胆道痉挛胆管炎肾结石、小型胆总管囊肿腹痛回肠远端憩室腹痛等均应作必要的检查认真鉴别。

有的内科疾病也可引起较重的腹痛如大叶肺炎起病时,急性心力衰竭导致肝脏迅速增大等。

还需要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过敏性紫癜的腹痛:

1、简介:

实际是在胃肠黏膜发生紫癜病灶刺激肠壁引起肠痉挛

2、鉴别要点:

同时出现皮肤紫癜即容易与单纯的肠痉挛区别,但须注意紫癜的肠痉挛有时可继发肠套叠,不可忽略。婴儿肠痉挛反复发作几天后,可突然发展为肠套叠。

二、腹型破伤风

1、临床表现

为痉挛性腹痛。

2、鉴别要点:

这是由于腹肌痉挛而非肠痉挛,其治疗与预后和肠痉挛完全不同。

三、腹型癫痫

1、临床表现:

突然发作腹部绞痛多在脐周,有时在其他部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鉴别要点:

腹部检查正常,而脑电图癫痫波。有时腹痛为精神因素引起如受精创伤以及惊恐等。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并发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腹痛反复发作,患儿常有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的情况,长久下去可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预防:

1、因常有心理或生理因素参与,又受环境、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所以预防重点,包括消除顾虑,尽量避免单纯症状药物治疗,防止便秘,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精神紧张等,以有效预防功能性RAP。

2、防止消化性溃疡病,消化道炎症寄生虫感染等,均可防治RAP。

3、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5、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二、治疗前: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中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医治疗:

一、分类:

腹痛一症范围很广。临床辨证要根据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全面考虑。

1、部位分类:

上腹疼痛多属脾胃;右上腹痛,多属肝胆;中腹痛,多考虑于肠胃之间;绕脐腹,多见于虫积;两侧小腹痛,应注意寒疝气痛

2、按疼痛的性质分类:

串走胀痛多在气分;疼痛喜热多属寒;疼痛喜凉多属热。

二、辨证施治

1、寒凝腹痛:

(1)主证

腹痛急骤、痛势较剧,得热则舒,遇寒痛甚,口不渴,小便清澈,舌淡苔白,脉沉紧。

(2)治则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剂良附丸加减。

(3)常用药:

良姜香附青皮当归沉香木香干姜元胡甘草

2、肠胃实热腹痛:

(1)主证:

身热、腹热、腹痛、腹胀满,或有呕吐大便燥结,小便黄涩,烦躁不安,夜眠不实,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

(2)治则:

通里泻热。方剂:大承气汤加减。

(3)常用药:

熟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木香、白芍

3、虫积腹痛

(1)主证:

腹痛时痛时止,痛时剧烈难忍,多绕脐而痛,或左或右,甚者吐蛔,面有虫斑

(2)治则:

驱虫和胃。方剂:乌梅丸加减。

(3)常用药:

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乌梅、木香、枳壳川椒细辛、干姜、元明粉

4、食积腹痛:据观察此型最为多见。

(1)主证:

脘腹疼痛厌食吞酸嗳腐,得食痛甚,得泄痛减,舌苔淡黄腻,脉滑数。

(2)治则:

消食导滞行气止痛。方剂:保和丸加减。

(3)常用药:

藿香陈皮焦三仙莱菔子砂仁黄连茯苓、木香、白芍、甘草。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西医治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约占再发性腹痛的95%,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一、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很少发生消化不良与腹痛。

饭后可吃水果、睡醒午觉可集中吃糕点糖果、吃饭时要主副食搭配,多食蔬菜不要偏食。

二、助消化剂:

如出现消化不良,婴儿可给胃酶合剂

三、便秘

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肠痉挛儿科常遇到的急症,患儿常突然发作,哭闹不安,腹胀肠鸣音亢进,在除外器质性急腹症后,给予甘油/氯化钠(开塞露)通便,既是诊断措施排除肠梗阻,又是治疗措施。

患儿排便、排气后,腹痛可立即停止。

饮食中应逐渐添加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四、物理治疗:

用暖手按摩腹部,或腹部放热水袋可暂时缓解腹痛。发现有精神障碍,给予心理疗法

五、药物治疗:

引起器质性RAP常见的病因应尽量避免药物治疗,但适当用些解痉剂、促胃肠动力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药,如颠茄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谷维素等有一定帮助。

1、解痉剂:

颠茄每次~8mg,口服。山莨菪碱(654-2)每次mg/kg,口服,严重者肌注

2、胃动力药 :

如发现有胃肠动力障碍,可给予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mg/kg,3次/d口服。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护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一、预后:

经诊断为功能性RAP,给予必要的解释后,有30%~50%病儿在2~6周内腹痛缓解,或在成长过程中腹痛自然消失。

然而少部分病儿到成年仍继续有腹痛发作,或发展成别的部位的慢性疼痛

有学者认为下列情况者预后不理想:

1、自有疼痛病史的家庭,其父母中的一个或两人均有反复发作性腹痛。

2、患儿为男性,而且初次发作小于6岁。

3、疗前已有6个月以上的腹痛病史。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